【藝術文化】張曉峰獲國台交徵曲第三名
年輕作曲家張曉峰獲生平首個作曲獎項,非常開心。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提供)
記者趙靜瑜/專訪
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日前執行文建會文創產計畫中的「音樂作品徵選」,結果公布,第一名與第二名從缺,第三名則是就讀於德國司徒加特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的張曉峰,其作品為〈日與月的低語〉。此刻已回到德國的他表示,這是生命中第一個作曲比賽獎項,也讓他對未來更具信心。
為奠立文建會「建置音樂作品與行銷平台計畫」的指標性水平,評審團決定前兩名從缺,第三名頒給張曉峰,佳作則是畢業於師大研究所、目前服役中的林明杰,作品〈寂靜之聲〉。
張曉峰說,他從小就很喜歡彈鋼琴,「我的第一個鋼琴老師曾經給我一整套音樂家的漫畫,讓我對音樂產生喜愛。而且老師還會讓我彈三腳大鋼琴,我覺得彈大鋼琴很帥!」小學五年級時,張曉峰就企圖開始創作,「我會在五線譜上畫一個總譜的樣子,想要做交響曲。」不過,最後因為沒有管弦樂團試演而作罷。國二那年,張曉峰寫了一封長信懇求爸媽讓他念音樂,父母親也無怨無悔地支持。後來他到斯圖加特攻讀音樂,每天幾乎都有四至五場音樂會同時進行,「我們班七個同學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老師常邀請很多作曲家跟我們面對面接觸。」張曉峰認為,「靈感的捕捉在創作中是最重要的問題。當我遇到困難就會去接觸藝術,時時刻刻將所想到的靈感記錄下來。」這次得獎,對他來說是莫大的鼓勵,他希望可以將自己所學好好消化,帶回台灣,讓台灣的新音樂更加多元。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