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最精鍊的語言─張健創作文物展
張健創作文物展呈現他對詩詞之愛。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
高雄市文學館駐館作家文物展即日起至9月16日,展出文化大學教授張健作品展。張健筆名「汶津」,是位學者、作家及詩人,作品豐碩,展覽特色希望與讀者分享他寫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對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與鄭愁予的詩作之獨特詮釋。
張健曾任台大中文系專任教授、藍星詩社主編等,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專任教授。民國39年開始寫作,48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鞦韆上的假期》,寫作類別包括詩、小說、散文、評論等,對中國古典詩學及文學批評史之研究均有相當之貢獻。
張健最喜歡閱讀研究詩詞創作,「詩」是最精鍊的語言,也是極具藝術價值的文學作品,不管是傳統詩或現代詩,都以最少的文字呈現最豐富且深刻的內涵,詩人的語言是跳躍式而不連貫的,因此欣賞詩作,應該在明白字面的基礎上,進一步領略它的絃外之音。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