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萬聖節和恐怖片

2018/10/24 06:00

◎王丹

在美國,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要到了。在眾多節日中,萬聖節受到美國民眾高度重視,節日氣氛僅次於耶誕節和復活節。今年10月31日是萬聖節,但是9月下旬開始,各個超市,各類商店,就已經開始轟轟烈烈地上架各種與萬聖節有關的物品。我家附近的超市門口,早早地就堆滿了南瓜,十美元兩個,非常便宜。像Target這樣的大商場,各種妖魔鬼怪的服裝琳瑯滿目,一律是以專區的規格展示。

家家戶戶也不例外。移民家庭也許沒有那麼熱衷,但愈是傳統的美國白人家庭,愈是對於萬聖節的準備熱情高漲。也是我家附近有一戶人家,半個月前就開始布置門前的節日裝扮。一個巨大的白衣魔鬼形狀的充氣氣球在風中搖曳,晚上猛然看到絕對會嚇你一跳;家門口的樹上點綴著各種小鬼,坐著的,趴著的,熱鬧得很;屋頂上也沒有空著,另一隻巨大的白衣厲鬼的充氣氣球張牙舞爪。前兩天我看見他們家的工程還沒有結束,又在門前的草坪上安置了一個一人高的恐龍模型。至於常規性的蜘蛛網,更是爬滿了大小窗戶。萬聖節沒到,他們家已經是一片鬼氣森森。好在我晚上很少開車出門,不必半夜裡經過。

萬聖節的另一個傳統就是恐怖片紛紛上檔,恐怖片的粉絲們終於盼望到了這個檔期。10月和11月的美國大片排行榜,一定是恐怖片的世界,各種評比和評論充斥報紙和電視的影評版面。為什麼那些影迷把自己嚇得尖叫,心臟不適,外加寒毛倒立,但是還樂此不疲?為什麼萬聖節除了慶祝南瓜豐收之外,一定要請出各界魔鬼陳列在自己窗外,每天嚇自己一下?為什麼人們藉萬聖節這樣的機會,盡情嚇唬自己,盡情追求恐怖?

首先,也許恐懼是人類歷史記憶的一種延續方式。遙想遠古時代,有太多的東西讓我們的祖先恐懼,因為無法解釋導致恐懼變為敬畏。皇帝自稱為「朕」,這個「朕」,來自《淮南子.兵略訓》:「凡物有朕,唯道無朕。所以無朕者,以其無常(恆常)形勢也。」是徵兆的意思,而徵兆,就是一種沒有行跡,不可捉摸,但是代表確定含義的一種神祕,這就是古代皇帝要營造的氣氛。這裡的恐懼,其實是敬畏的來源。這種對於不明來源的事物的敬畏,深深植入人類的文化基因,所以我們對於恐懼,其實有著一種文化性迷戀。

另外,對很多人來說,恐懼是有魅力的;很多人對恐懼趨之若鶩,其實是因為這種恐懼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看恐怖片。更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國家暴力使用恐懼做為實施的基礎,但是還是在某個歷史階段會獲得較為廣泛的支持或者默許。我們應當不會忘記,古代中國之所以會採取在菜市場當中凌遲的方式處決敵人,正是因為很多市民在感受刺激的驅動下樂於圍觀。這樣群眾性的嗜血本身就是群眾暴力的來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人們藉助恐懼的氛圍,安置自己的靈魂。

過去的哲學家早就針對人性的陰暗面指出過,與對美的享受同時存在的,也有一種陰暗的,不道德,自私的快感。人們並不總是在美中建構這種快感,只要不負責任,很多人是願意把壓抑在心中的惡釋放出來的。妖魔鬼怪絕對不是美的象徵,但那是惡的面具,那也是人心中的無法卸除的一部分。每年一次的紀念活動,其實也是一種宣洩,只不過隨著文明的發展,這樣的宣洩採取了比較快樂的,而不是殘酷的方式而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