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幸福學〉擺脫悲情感 讓自己變幸福

2018/10/14 06:00

(圖/達志影像)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在每天的諮商工作中,總會聽到大量悲觀、負面的話語。個案對於目前的生活現狀或關係、家庭氣氛的描述,常常都充滿沮喪、委屈、受傷、無望和無力。父母固執難相處,孩子任性講不聽,另一半自我不貼心……,較悲觀的個案常說:「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我也試過很多方法,但事情好像永遠都不會變好。」

長期自怨自艾 負情緒好傷感情

情緒較負面的人常常愈想自己的遭遇愈覺得自己可憐,有些人覺得自己只是家裡的女傭,有些人認為自己只是工具人和賺錢機器……,長期的自怨自艾會形成一種沉重的悲情,使自己難以走出困境,或陷入一種等待別人補償的心情。

許多婚姻治療師都同意,「憤怒」、「鄙夷」和「悲傷」是最傷害親密關係的三種表情。動不動發火、吹鬍子瞪眼或輕蔑不屑的態度令人難以忍受,但過多的怨艾或悲觀負面,也會毒害伴侶關係、深深刺傷另一半。

憂傷自憐具殺傷力 三建議走出悲觀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當英雄,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充滿母愛,雙方各有壓力煩惱,即使曾經海誓山盟說過要「有難同當」、「甘苦同嘗」,不表示伴侶就該承受我們過於頻繁的低落情緒。太強烈的憂傷和自憐就像「情緒的PM2.5」,逐步損害關係的健康,與憤怒或鄙視的殺傷力不相上下。以下三點建議,提供給經常對現況感到無助、無望,時而想放棄關係,並對伴侶造成莫大影響的當事人參考。(本文討論範圍僅針對一般性情緒反應,不包含憂鬱症、躁鬱症或重大創傷等較嚴重的心理困擾)

1. 自己的快樂自己負責

不安或傷心、失望、沮喪都是很真實的情緒,無須逃避或否認,但老是活在自己的負面腳本中,慣於扮演悲劇角色,可能會令伴侶想逃之夭夭。不只一次聽到個案說:「另一半心情好的時候,日子還算平靜,但『番起來』的時候很歇斯底里,總說我不像過去那麼在乎他/她,對他/她哪裡哪裡不好,常常三天一哭、五天一鬧,我的工作和睡眠品質常因為他/她的不開心變得很糟糕。這樣三溫暖的生活誰受得了?」或是「另一半對我的種種付出視而不見,毫無感激之心,經常擺臉色給我看,整天苦瓜臉又愛嘆氣,讓我愈來愈不想回家。」

也許有些人已很習慣自己的情緒波動大和很容易鑽牛角尖,但對方可能從來都不嚮往太戲劇化的生活,也不想扮演另一半劇本裡的拯救者角色,面對哀怨、悲情的另一半,反而可能被對方拖進黑暗。

若以悲觀和受害者的眼光看待生活,很容易怨天尤人或將責任推給環境或其他人,給自己許多逃避的藉口。健康的親密關係,是雙方都清楚有些事需要彼此分擔合作,有些事需要自我負責,不需要為了被愛而不斷燃燒自己、討好對方,而自己的快樂責任也不需要伴侶來扛。

2. 改變描述事情的方式

面臨婚姻觸礁、工作不順、經濟壓力大或其他困境時,個案常說他們快要承受不住一波波伴隨生活失敗而來的情緒痛苦。

一位壓力大、常想帶孩子離家出走的人妻說:「婚前覺得老公個性溫和,不與人爭,結了婚才發現那是因為他的依賴心很重,甚麼事都希望我幫他打理好,工作都是靠親友介紹,有了小孩後也沒甚麼改變。去年底他被公司裁員,整天在家玩網路遊戲,遲遲不出去找工作,以前覺得能被對方依賴是一種幸福,但最近卻覺得好累,心想為甚麼不是老公照顧我,而都是我在照顧他?」

當個案困在負面情緒的泥沼中動彈不得,或對婚姻、感情絕望,太鑽牛角尖時,我會陪伴當事人細細覺察、梳理情緒和釐清內在的需求,並引導他們在講述時與問題保持一點距離,試著改變描述事情的方式,並留意在這些困境中正面的部分,幫助當事人跳脫原本感知的侷限,以免被強烈的沮喪或挫折感打擊得失去力量和勇氣。

負面情緒的攻擊常會瓦解一個人的意志力,有時要懂得反擊。哈佛的幸福課教授班夏哈也說:「快樂需要練習。」現在就告訴自己:「無論現在的生活有多辛苦,我可以擁有更多美好的事物,我與另一半的關係一定會愈來愈好!」讓這些正向思考慢慢內化、成為習慣,有助於讓悲觀和負能量的勢力範圍漸漸縮小。別再只講壞消息和放大不愉快,試著調整平時關注的焦點,改變描述事情的習慣方式吧!

3. 接受現況的不完美

許多人都渴望幸福,卻又覺得它很遙遠、難以企及。其實幸福並不是那麼抽象縹緲,不是生活沒有痛苦和不快樂才叫幸福,而是能從不幸福中看見一些美好的人事物。

遭遇逆境時,我們的自我價值感會受到衝擊,也可能會想逃避現實。試想,假如有一天你不小心打破一個珍貴的花瓶,這時該怎麼辦?是努力將它修補成原來的樣子?還是將碎片掃一掃倒進垃圾桶,心痛一下就算了?或是,將那些漂亮的碎片撿起來,做成新的東西,比如彩色的馬賽克?

嘗試讓生活完全回復原狀或想回到過去的美好的人,常一直是受傷、脆弱、悲情的,若能接受現況不完美的事實,好好重建自我,就會變得更有韌性,得以敞開心胸迎接生活的挑戰。不是不能難過、不能有負面情緒,永遠只能樂觀積極,而是別讓悲觀和自憐削弱你讓自己更好和將爛牌打成好牌的行動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