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我們如何上臉書

2018/01/03 06:00

◎王丹

最近,英國哈利王子採訪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談到社群媒體的問題的時候,歐巴馬說了一番話:「社群網路是一項很有力的工具,大家可以輕易找到、聯繫上有共同興趣的人。但重點是大家也該離線,到酒吧去碰面,到信仰場所、社區去碰面,彼此認識。因為事實是,網路上一切事物都被簡化了,當你和人面對面相處時,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很複雜。」如果說,他這番反省,多少還有一些俄國涉嫌利用臉書干擾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政治含義在裡面的話,那麼,在他之前,臉書的首任總裁西恩.帕克(Sean Parker,1979-)也在公開場合砲轟社群媒體平台利用人心的漏洞,影響人與社會的關係,就更值得我們重視了。顯然,社群媒體的存在,在改變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其附帶的一些副作用,也愈來愈明顯了。

我必須承認做為一個臉書的中度(還好不是重度)使用倚賴者,我縱使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存在,也無力離開臉書了。但是我也認為因為社群媒體存在的問題而完全拋棄這個平台,也是因噎廢食。臉書也好,推特也好,本身當然有問題,但是,最應當改變的,還是我們使用它們的方式。在此,以我在臉書上活躍了八年的經驗,願意提出幾個如何使用臉書的建議,供讀者朋友參考。

首先,是不要在臉書上與不認識的網友糾纏不休。爭論當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應當淺嘗輒止,把自己的觀點說清楚就好。臉書是一個公開的場域,而人又是極為好面子的動物,在公開場合讓對方服輸,就人性來講,其實非常困難。這就意味著如果圍繞一個問題非要爭論出一個正確答案,其結果只能是令對方老羞成怒,不僅你失去一個朋友,而且原本的爭論也很容易變成意氣之爭,失去討論的意義。

第二,是應當多多分享。我們在臉書上有太多的抱怨和指責這類情緒的宣洩,太多其實屬於私領域的事情和想法的暴露,逐漸地,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會混雜在一起。這是不對的,因為,很多私領域的事情,因為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其實不適宜訴諸公眾,讓公眾發表意見;而情緒宣洩,也應當有更好的方式。相反,如果我們能夠多多地在自己的社群媒體上分享一些知識和信息,這會使得社群媒體更加具有建設性。我本人不太知道到哪裡去找好聽的音樂,現在有限的私房欣賞名單,就往往來自於朋友的臉書上的介紹,這是我離不開臉書的原因之一。

第三,對於那些其實不是來認真討論問題,而是胡攪蠻纏,不講道理的網友,尤其是對於不會好好說話,動輒進行人身攻擊或者出口成髒的網友,我建議要勇於封鎖,不必客氣。臉書雖然公開,但是畢竟還是私人性質的平台,封鎖對方,對方儘可以到別的地方去發表自己的意見,這裡不涉及言論自由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縱容上述那樣的網友的存在,一來跟他們的互動會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爭吵上,二來我們都不是聖人,對於粗野的謾罵還是會生氣,那麼,何必讓那些文明水準低下的人的言語干擾你自己的情緒呢?

第四,我們大多數人現在不是在看臉書,而是在滑手機。我們像看電視轉台一樣匆匆瀏覽,很少會停頓下來,點擊進去,認真看完全文,甚至包括相關連接。這是「速食文化」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天天看臉書這件事,並無法提升我們的知識和涵養的根本原因。其實,在臉書上還是有大量有益的知識,我會建議我們要多多點擊進入,而不是不斷用手指向上撥動,數量上也許可以減少一些,但是質量上應當提高一些,讓臉書真正成為一本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