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離畢華/初夏之初

2017/07/19 06:00

圖◎盧兆琦

◎離畢華 圖◎盧兆琦

「別被日本的陽光騙了。」這是女兒的口頭禪。

若在春天往日本探親,女兒總要如此叮嚀。看著窗外風和日麗,總會令人雀躍地換上春裝,想要走出冬霧的迷濛走入春天帶著甜味的軟風中,這時,女兒就又這樣地說了。

的確,眼見晴空碧麗,陽光像金箔似地貼著花草樹木,所有的建築物都閃閃發亮,誰會知道空氣裡頭會藏著難以覺察的冷,好像後母臉上難以判斷真正意思的笑容,讓人一大意就感了個冒呢。

尤其從岡山倉敷拉車四個小時抵達山口縣,車內空氣沉悶,一下車,呼吸到如有清泉洗滌過的新鮮空氣,曬到暖暖春陽,帽子圍巾都解下來,好像脫除冬末的桎梏,好不暢快愜意。說是冬末,其實是南國人對北國氣溫的體感溫度,這時節,時序都進入春末了呢,你看這一片綠!

保寧山的瑠璃光寺,小小的禪寺非迴遊式的庭院裡面,入了山門直上階梯就到大殿,左右兩側護龍式的斜廊又引人走回山門,這群比美大陸團的觀光客,繞了一圈就感到無聊,嘰嘰喳喳一個勁地問導遊,「這附近有小七嗎?」

我在洗心台前拾起鋁杓,勺了一瓢水,洗了屬陽的左手、再又洗了屬陰的右手、以左手盛水就口,清口洗心,將剩餘的水洗洗鋁杓。放下。

清洗鋁杓的水我習慣存留一滴,忘了何時養成的習慣,卻在院內一方以漢字行草刻著「杓底一殘水」的石碑得到印證,碑文大意是說凡事凡物留存一些些,心就多了空間,足可多所琢磨,這是宗風所在義,這就是佛心。

觀光客大多在大殿前搖了搖鈴、丟了五円,不在意許沒許了願──或許認為此生不會重遊此地、或許日本佛聽不懂台灣話,總之,找小七去了。

我脫鞋在殿前簷廊坐下,向釋迦牟尼佛──又有說所供本尊是藥師如來,畢竟堂奧深深、燭光陰晦,無法細究──合十默禱。抬眼欣賞金碧輝煌的殿內陳設,發現左側一尊半跏思惟菩薩(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在殿堂一隅,祂,在思索了千百年後的今天,與凡眾四目相接,給出了什麼解答?這一眸的此時,我的心是否已遠離喧鬧的人群?

避開日本人最時興的「最佳拍照位置」,拉著老伴往綠叢中去,層層疊疊的嫩綠如海,海上浮出一塔五重,由下而上層層收束,因此基底穩重牢固,愈往上益顯輕靈,看著看著直覺眼熟,跟西安大雁塔砌築方式有多處相似,惟大雁塔建於唐朝永徽3年,也就是西元652年,五重塔建於1442年,這中間填充的是一個國勢由強趨弱、另一個卻日益壯的歷史輪迴,遣唐使、遣明使(或僧)所扮演的腳色在這當中被突顯而出,如,此座寺院所立畫聖像。

此時隨著永不停歇的秒針移動,陽光穿葉而過,篩下點點金光,大氣中銀波流動。潑灑的綠光襯得塔體更顯堅實,她所托住的一片天留住了大內(註)風華。

日本藩主、武將不管戰勝戰敗,勝者大興土木建造一己的宮室殿堂;敗者也常留下小寺一間立下石碑鏤刻自己曾經的如何,執行建造的人多有詩人、畫家和茶翁。或者反過來說,這些藝術家經常服務於武夫,留下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庭園。在寺院圍牆旁默默立著身世如謎的遣明僧畫聖雪舟先生的半身像正訴說著這樣的故事,可惜老被將寺院當做卡拉OK玩樂的觀光客喧鬧的聲音打斷,他們如何在綠波中感受大內文化之美呢?

即將在初夏盛開的鳶尾花圃裡抽長著長長翠綠的葉子,可惜一池淺淺的清水都被人聲笑語弄濁了。不如歸去。

回望大書保寧山的山門,那一杵石柱又映入眼簾:「不許葷酒入山門」。

不許入山門的何只葷酒,必也要素著一顆心不是嗎?●

註:山口縣的大內文化,是由當時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武將大內弘世(1325-1380),以京都為模版進行城市建設為契機開始的。從京都叫過來的工匠和知識分子,再與山口的本地文化相結合,就構築起了獨特的大內文化。節錄自japan-brand.jnto.go.jp。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