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親子】〈廢核救家園〉邁向核電除役之路 困難才要開始
如果拆完核電廠後還打算留放大量核廢料40年,根本不算什麼除役。(資料照,記者張忠義攝)
文/劉黎兒
Q:行政院長林全到北海岸公開承諾核一、二將正式除役,而且絕不延役,核四不啟封,這樣是真的往廢核前進了一大步嗎?
A:林全願意親口對40年來,忍受兩大老朽核電各種傷害及風險承擔的北海岸居民說出來,非常值得肯定,另一方面,核一廠內開始設有「除役辦公室」,的確讓人實感新政府有想要朝除役方向走,只是除役不能再交給核電幫來做了。
另一方面,格外令人擔憂的是新政府說2025年核三除役時實現非核家園,這期間反而縱容台電為非作歹,台電打算加蓋臨時裝載池來置放劇毒的用過燃料棒,或是逕行啟用全球最簡陋的核一露天燃料棒乾式貯存場來「暫存」。
此外,核一雖然設了除役辦公室,但核一除役計畫卻是問題多多或是關鍵部分含混不清的,尤其是台電規劃在廠內西南處興建大型核廢貯存場,打算存放40年,這至少將直接威脅北北基700萬人安全;拆完核電廠後還打算留放大量核廢料40年,根本不算什麼除役,對北海岸居民而言,只是另一個恐怖的40年開始,而且設施更簡陋更危險。
台電先前已在核一場內山坡邊、溪水旁蓋了簡陋的露天乾貯場,打算貯存1680束的用過燃料棒,然後第2期的乾貯場則打算貯存5700多束燃料棒;台灣現在全部用過燃料棒有17635束,根本無處可去,台電看來就打算在原地「過渡安放」幾十年,而台電委託原能會設計的是世界空前的大尺寸粗陋焊接貯存桶外加混凝土護槽,眼看不多久就會爛成一團,沒人能接近,更不要說是搬離核一或未來核二廠。
因此核一的除役辦公室是否真的是為了除役而開始作業,還是只為了讓劇毒用過燃料棒留在原地而做準備,應該要先提出國民能接受的除役計畫後再說。
日前經濟部長李光世接受訪問時,表示關於核廢設施要學瑞典,因為瑞典花了10到15年時間與全民溝通,加上補償與回饋,結果有兩個都市爭取核廢料存放;李世光也未免太單純了,把核廢說的好像是各方都要爭取的寶貝。
核廢貯存的安全性,在台灣這樣地震頻仍的新生地層而且高溫多溼氣的地方,根本跟瑞典條件有天壤之別,台灣的核廢貯存安全性是無法靠溝通跟回饋金來解決的,必須用最高規格來盡人事處置,因為稍一出差錯是整個台灣都無法住人的。
台電在核一除役計畫裡把燃料棒最終處置遙指未可知的無人島,那之前打算隨便丟在核一核二原廠廠內40年,用的是不合格的露天貯存場,以及不適合台灣海邊鹽分易腐蝕使用的金屬材料焊接桶,而非如日本等國使用防腐蝕金屬的一體成型桶等。除役不能再交給台電、原能會等核電幫來做了,否則台灣人將遭核電幫再度用核廢來提款而且繼續蹂躪。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