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賴家王老五 爸媽趕不走

2016/09/07 06:00

沒有父母的資金,大多數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支付頭款置產,更別說是離家獨居。(資料照,彭博)

文/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

全球先進國家的家庭近年普遍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新世代越來越難離家獨立。這在歐洲從小就講究教育孩子獨立性的國家來說,更是一種反向發展,許多年輕人過了「三十而立」之年,仍無力離家,更別談結婚生子,而這個問題更已經升高到成為一個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

在失業率、房價、學歷三高,薪水升幅卻停滯不前等複雜的政經結構下,西歐年輕人只能被迫窩在父母家中,就算幸運找到工作,想要離家自住的代價也相當大。英國年中的一項調查顯示,22到29歲的年輕人離家租屋,薪水的一半要貢獻在租金上,這個幅度還年年升高,除了較偏遠地區外,這份報告另顯示,全英國租一人獨居的一房小寓代價是746英鎊,在倫敦卻得繳上1133英鎊。

也就是上倫敦打拚,要將57%的薪水給房東,10年來上升了16%,因為倫敦跟許多國際大城市一樣,房價的上衝遠比薪水快。主因在許多外資進駐將買房當成投資,就有銀行家說在國際貨幣的不穩定下,來自阿拉伯、俄羅斯、中國等超級金主直接將這裡的房子當成儲蓄,倫敦很多超級豪宅從還沒開始興建就鎖定外國買家,英國平薪階級根本別夢想。

〈年輕世代的苦〉買不起房 又租不起房

英國銀行Halifax 2014年的民調就顯示,20至45歲首次購屋者中,有高達63%在得到父母的資助後,才能買下自己的第一間房。沒有父母的資金,大多數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支付頭款置產,更別說是離家獨居。

這種現象迫使年輕人找到的工作如果仍在父母家一小時內車程內,通常就決定暫時先窩在那裏,繼續享受原生家庭提供的溫暖,直到找到伴侶並薪水可達租屋的水準;否則還有些人雖然伴侶找到了,因為另一方仍然失業,連伴侶都一起住進父母家。

法國2001年出現一部電影《吾兒唐吉》,就是描述這樣一位28歲的法國年輕人唐吉,他聰慧多才還日、中文都行,但到了30歲還在父母的庇蔭下,等他知覺時發現已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能力。法國教育基金會2015年底統計過,該國25歲以上與父母同住的年輕人高過130萬人,25至30歲的人中有21%失業並跟父母同住。這種狀況在2016年繼續加劇,尤其在一些歐洲國家計畫取消大學生和青年失業者的住房補助時,讓這個社會問題更雪上加霜。

〈年老家長的悲〉啃老無止盡 兩代互告

不離家的大孩子跟父母同住到翻臉的例子不少,去年義大利北部摩德納一名中年父親不想繼續撫養28歲的兒子,向地方法庭提告要求還在念書的兒子出去找份兼差工作被判敗訴,引起全歐洲的嘩然。這名父親向法院表示他離婚後獲得兒子的監護權,撫養費也在他名下,但他已無法支付兒子的高額教育費,希望兒子可以兼職補助,而不是只要求父親獨力支持,他特別擔心「這樣下去會讓他失去養活自己的能力」。

結果法官認為這位在大學的研究生兒子,攻讀電影屬於他的「個人興趣」,當老爸的還是得支付這筆費用。這種現象有點顛覆一般人對義大利人特別重視家族關係的觀感,因為義大利母親給外界的印象通常是強勢護子,不少年輕人直到四十多歲結婚前才搬離父母家,這在該國因此產生了「大嬰兒(bamboccioni)」來形容這個族群,因為根據義國統計局的數字顯示,28至34歲的義人中有高約65%和父母同住,高居歐洲第一。比德國42%,法、英國的34%都遠高。

結果就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吃不消的義大利父母也越來越多,讓近年來這種「兩代互告」的案例猛增20%,每年有多達8千案件,多是年輕人希望利用法律手段要求父母繼續供養,包括零用錢的花給。結果連義大利婚姻律師協會都看不過去,出面呼籲羅馬最高法院要設定一個年齡限制,讓超過這年齡的年輕人「不得再因金錢撫養而上告父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