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的皮箱」 臺紅茶業文化館週六開展
新竹縣台茶公司常務董事羅慶士(左2)、羅林淑美(左)夫婦曾是風塵僕僕的「茶人」,他們的女兒羅怡華(右)跟兒子羅一倫這次以「茶人的皮箱」為題,跟外界分享台茶外銷的流金歲月點滴。(記者黃美珠攝)
〔記者黃美珠/關西報導〕詩人創作相伴的未必是酒,有人選擇與茶時相左右。
曾是臺灣紅茶公司董事長、與客家鐵血詩人吳濁流交好的已故、前新竹縣議員羅享彩,本身也是客家詩人。2戰之初,為彌補因戰火失去的歐陸市場,他經日本轉進中國東北尋找台灣茶葉生機,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化成了詩句,這些故事本週六起將在台紅茶業文化館「茶人的皮箱」特展中,將由老照片或詩集重新活回來。
臺紅茶業文化館總監羅怡華說,他們從2012年開始,由館長兼策展人羅一倫以「產業之庄—關西的故事」、2013年「大嵙崁溪的水上茶道」、以及2014年「茶裡看世界~福爾摩沙茶的故事」,用一系列主題展的方式,一路介紹臺灣北部製茶業從茶園產地到海外銷售的各種樣貌。
今年除了延續著過去3年的脈絡,繼續介紹臺灣製茶業發展以外,更特別用「茶人的皮箱」這個主題,聚焦在「人」身上,介紹過去幾10年來為臺灣製茶業打拚找出路的茶人們的點點滴滴。
館長羅一倫說,他們主要以老照片,搭配其祖父羅享彩的老詩集來呈現。現場另有許多精緻、意義非凡的老茶箱,是上一次「福爾摩沙茶的故事」留下的展品,提供有興趣的來客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我們台灣茶葉外銷歐美以後,如何成為外國人重要的飲品。
他說,這次展出主要以其祖父羅享彩及同期茶人,還有其父羅慶士所處的年代來各自呈現。
羅享彩本身台中一中畢業,曾任關西鎮長、新竹縣議員,是客家鐵血詩人吳濁流的好友,也是關西陶社的詩人。所以他在出外開拓中國東北、華北市場時,習慣以客家詩句寫下每一次的閱歷和心情。裡面包含他坐船到日本後,首次搭機赴上海的感觸,更有大時代下,肩負整個公司、產業榮衰的深沈責任。
至於已經80歲的羅慶士畢業於早期的淡水英專,該校改制為大學後,還努力回去補修學分,在爭取英語學士學位到手的同時,他又在日、英語外,修了第3外語~法文,使得他得以憑靠語言的優勢,在民國5、60年代,隻身提著皮箱帶著台灣茶暢行英倫、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等地。
最後因為有先見之明,看到了紅茶的市場下滑,改引進日本煎茶(綠茶)設備和技術,最後整個市場放在外銷日本上面,終而開啟了台灣另一個製茶外銷的時代。
羅一倫說,這個展覽記述的不僅是台灣茶產業發展、外銷的歷程,更從文獻資料、照片甚至茶人詩集中,呈現這群曾為臺灣茶締造外銷佳績的茶人前輩們的艱辛與榮耀。
曾任台灣紅茶公司董事長的前新竹縣議員羅享彩(老照片中右2)這次將在孫輩的安排下,重新走出歷史,用詩集、老照片述說他當年行銷圖下台灣紅茶公司茶葉的辛勤。(記者黃美珠攝)
當年台洪公司董事長羅享彩出國行銷台灣茶葉,用客家詩寫下點點滴滴的奮鬥心情。(記者黃美珠攝)
從這個印第安人像為商標的茶箱,看到了福爾摩沙烏龍茶當年成功打入了美洲大陸市場。(記者黃美珠攝)
臺紅茶葉文化館總監羅怡華手指著精緻的茶箱說,從中也可以一窺台灣紅茶的輝煌史。(記者黃美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