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美中需要重新認識台灣

圖為台灣駐美代表處元旦於「雙橡園」舉辦升旗典禮。(資料照,駐美特派員曹郁芬攝)

從一九九二年起,長期對國人的統獨立場、國族認同、政黨偏好度進行調查的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最近公布了一份去年底完成的最新民調結果,其中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以及支持台獨的比例,雙雙創下該機構這項調查的歷史新高,這個科學數據對於解釋當前台灣許多政治現象,提供了有趣的參考,或許可以大膽假設:民主化後的台灣世代愈來愈有自信;來自中國政治、經濟的雙重壓力,是促進台灣形塑集體認同的重要因素;這個發展甚至已經在國內由量變進入到質變的階段。

認同(identity) 也就是「我是誰」的問題,通常指涉自我認同與集體認同兩個部分,前者是區分我與他人有何不同,後者則是對於某個群體的承認與肯定,自視為其中的一份子,國族認同即屬之。造成集體認同的原因,可能是情感,例如許多歷史的經驗說明,人往往因為一致抵抗一個共同的對象,或追求一個共同的目標,而與某個群體形成一個整體感;也可能因權力不對等例如殖民、國際不承認,在弱勢的條件下做出某種認同的選擇;更可能是利益所趨、生存方便,而有理性的判斷。就因為構成的要素非常複雜,使得認同問題格外有意思。

以前述概念來解讀政大選研這項調查,可以看到在台灣人認同的部分,在幾個政治行事曆上,呈現出非常值得觀察的訊號。在一九九二年之初,也就是所謂「一中各表」那一年,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人最多,超過四成六;就是中國人的其次,逾二成五;只是台灣人的最低,僅有一成七。而後在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時第一次改變,中國人大幅下跌為第三,分別移到雙重認同與自認台灣人之後;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雙重認同下降與只是台灣人開始接近;經過民進黨八年執政,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我是台灣人超越雙重認同躍居第一,但差距只有五%;六年執政下來,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我就是台灣人突破六成,雙重認同掉到三成二。

在這個一路攀升的上曲線中,李登輝主政與陳水扁八年,大家很容易找到各種理由,諸如本土化教育、本省人總統、戒急用忍,甚至政經分離等等,但是何以有大中國情懷的外省籍國家元首,高速推動政治一中共識、兩岸經濟整合、民間全面交流之後,國共共認兩岸關係達六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時刻,自認是中國人怎會剩下三.五%?

換言之,構成認同的情感、權力、利益都動用國家機器使盡力氣了,怎麼不僅反效果,甚至,這個調查同時反映傾向台獨與儘快台獨比例達廿三.九%;偏向統一、儘快統一加總不到一成,創史上新低,連國家的終極想像都持續在翻轉?

統獨多年來被界定為「假議題」,理由之一是在國際現勢與大國框架下,這不是台灣可以如同其他國家享有完全自主的難題。這也是多年來「維持現狀」一向是主流民意但也被定義為「維持獨立的現狀」的隱性台獨,最主要的原因。那麼,在中國武力恫嚇、經濟收攏、人心統戰,以及美國的加強控管與壓制,近如雙橡園升旗事件,長期如介入影響台灣總統大選等等,大環境日趨惡劣,何以獨的光譜依舊在擴張?台灣人為什麼不再懼怕陳述立場?

要找出答案,必須面對這六年多來國民黨馬政府帶給了大家什麼覺悟?共產黨習政權又增加了大家對中國多少了解?就可釐清台灣人是不是愈來愈自信,集體認同也愈來愈強了。

最近美國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以古巴為例,主張歐巴馬政府應該重新承認台灣(It’s time we re-recognized Taiwan.),此一主張,在目前當然不是美國的主流看法,但是美國應該重新認識台灣,則是有必要的;對於正在追求崛起的中國而言,這個必要性顯然更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