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安倍經濟學」到「安倍政治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檔案,記者王敏為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檔案,記者王敏為攝)

◎ 林泉忠

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在第47屆日本眾議院選舉中,再次以勢如破竹之姿,一舉拿下475席中的291席,加上執政聯盟公明黨的35議席,超過修憲門檻的三分之二,維持了選前在眾議院的壓倒性優勢,對安倍首相在未來四年繼續推動「安倍經濟學」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國內外對安倍政府走向的關注,迄今大都集中在「安倍經濟學」上。誠然,日本能否擺脫延續了二十年以上的景氣低迷,不論對安倍力圖要實現的「強大日本」的願景,還是思考應對「中國崛起」及東亞格局的變遷而言,都至關重大。然而相形之下,大家卻相對忽略了作爲一位政治領袖安倍過人的膽略與政治手腕。

其實,儘管在經濟上仍未能使大部分國民「有感」,然而安倍卻能夠在短短兩年的三個國會選舉,包括兩年前的眾議院選舉及去年七月的參議院選舉,率領自民黨取得戰後罕見的亮麗成績,從中亦能窺視出隱藏其中的「安倍政治學」的精髓。

筆者早在今年九月,在東京與日本智庫的會議上提出「安倍政治學」的概念,經過兩年的錘煉,結合近期APEC成功實現日中兩國首腦會談與本次選舉中安倍戰略性出擊的成功,呼之欲出的「安倍政治學」宣告成型。

本文所論述之「安倍政治學」,涵蓋三大特徵。其一,成功掌握國民的心理。過去十年,日本首相大多做不久,在不清楚自己的政治壽命有多長的狀況下,很難規劃出宏大的大政藍圖,要在短期內取得彪悍的政績根本不太可能。其實,「安倍經濟學」的「成功」之處,不在相關經濟政策有多少成效,而在於讓國民對低迷了二十多年的「景氣」重燃希望。此外,「地方創生」政策與增加「活躍女性」計畫,皆可視為安倍掌握了社會期待的新作為。

其二,戰略清晰。兩年前安倍甫上台,就誓言要「奪回日本」,打出締造「強大日本」的政治願景,而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內政與外交政策全部都是配合此理念而制定。除了出台「安倍經濟學」外,政治上明快地直言創造「修憲」條件;外交上則確立兩大方針:鞏固日美同盟與構築「圍堵中國」外交網。「集體自衛權」與擴軍計畫均反映安倍清晰的戰略思維。

其三、過人的膽略與決斷力。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安倍在一些具爭議性的議題上,表現了日本政治菁英近年來罕見的魄力與判斷能力。不論是「秘密保護法」還是「集體自衛權」;不論是參拜靖國神社還是提前大選;不論是與中國達成「四項共識」還是在「台日漁業協議」上的讓步,都展示了安倍非凡的魄力與其中精準的盤算。

安倍是日本1970年代以來繼田中角榮、中曾根康弘之後,最具有戰略思維與領導才能的領袖人物,在膽略方面也不遜於小泉純一郎。誠然,建築在國民「期待」心理的「安倍政治學」,在某種程度上包含了使人陶醉與幻覺的迷藥成分,其效力能維持多久有待觀察。 展望「安倍政治學」的未來,重點除了要看安倍在一些具爭議性政策上的調整能力外,更要看國民對這些「期待」是否真的從「無感」變成了「有感」。

日前台灣處在「九合一衝擊」後國政方向的混沌時期,現在進行式的「安倍政治學」,對急需「蛻變」與「創新」的台灣政治,亦深具啟發之意義。(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東京大學法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