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蘭花會不會被中國搞垮?

◎ 李武忠

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訪台,上週他在參觀台南蘭花科技園區時,提及中國有市場優勢,台灣則有技術優勢,可以互補,卻絕口不提仿冒與相互競爭問題。

去年福建省即新批准台資農業項目四十八個,實際到資七六九○萬美元,也引進一百多項台灣農業良種及一三○多項先進實用技術,中國觸角已伸向農業高科技領域。

儘管我國農企業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積極防範技術「外溢」,但是效果有限,許多台灣特有品種如芒果、蓮霧、高山烏龍茶、石斑魚、將軍梨、蘭花等等,早已在中國生根,品質雖還略遜台灣產一籌,但是價格只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更受中國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農業界盛行將台灣產苗運到中國種植的模式,也如同產業界國內接單海外生產般出現諸多後遺症,台灣農漁業對中國的依存度大幅提升(中國已為台灣農產品最大出口國),已經產生高度風險,從中小企業赴中國投資的慘痛經驗,驗證投資風險管控的重要性,農漁業不能重蹈覆轍;對於前往中國投資農業項目若無法有效管控,放任為之,台灣農業將很快失去競爭力。

為避免農漁業大量失血,政府除應嚴正要求對岸徹底執行「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外,應該儘速盤點國內還有多少具競爭優勢的項目,並比照高科技產業,將這些品種、技術、設備等予以分級,施以不同的管控並「立法」規範,屬於較低層次的技術可以有計畫輸出,屬於最高等級規格則嚴禁外流並訂定罰則徹底執行,才能收遏止之效。同時現階段兩岸農業交流應以「貿易」優先,充分發揮「台灣生產,中國消費」的模式,等到做出具體成績,建立市場區隔及產業分工機制後,再逐步推動赴中國當地「投資」,方為上策。(作者為農經學者,曾任雲林縣農業處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