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澳門青年包圍立法會

◎ 陳中寧

有二萬人包圍了澳門立法會,抗議退休高官的自肥方案(離補方案)。經歷過廿萬人反核,五十萬人反服貿後,二萬看來或許不驚人。但澳門總人口也僅約六十萬,當地民主派處境艱困,在立法會中僅有二席。二○○九年澳門通過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法」可用以打壓言論、閉鎖政治空間。同樣的法律曾在香港引發五十萬人抗爭,卻在澳門獲得通過。但這看似毫無希望之地終究燃起了反抗的火種。

台、港、澳三地的青年這幾年來持續展現自身的政治熱情。二○一二年香港反國教,一群國中生召喚了數十萬人上街;二○一四年台灣大學生佔領立院;澳門的抗爭同樣以青年為主力,青年們追尋著更理想的政治,只是,無論台灣、香港或澳門,如要追求更理想的體制,始終都必須面對巨大的中國陰影。澳門的運動中雖未談到中國因素,但政治改革如要持續,終需跟香港一樣面對北京的壓力,甚至解放軍的威脅,中國因素是這三個地方無可迴避的議題。

面對崛起而仍然威權的中國,這群抗爭青年乃是民主資產而非民主崩壞。他們的努力除改善自身的政治環境,更可能影響整個亞洲。我們應持續關心香港與澳門,促進青年行動者的串聯。同時,年長的一代也應積極為他們開闢道路,相信,這終將為我們帶來更好的未來。(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