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才能免於沒飯吃

◎ 曾育慧

郭台銘針對近來引起社會關注並熱烈做公共政策討論的街頭運動,批評為無謂虛耗,表示「民主不能當飯吃,對GDP也沒有幫助」,因此主張強勢領導,大家繼續拚經濟。在景氣差的大環境中,總是一再出現這樣的言論:我們不是拒絕民主,而是經濟發展的優先性,應該擺在政治自由與公民權利之上。捍衛人民走上街頭的自由與權利,對預防人們陷入貧窮沒有幫助嗎?歷史上有許多實例,告訴我們郭董的想法並不正確。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指出,歷史上中國文革時代、印度、孟加拉、緬甸、北韓、愛爾蘭、衣索比亞等出現大饑荒,數百萬人活活餓死,都是在專制獨裁時期。但在政治鬆綁,反對聲音得以浮出之後,人們為了避免災難發生,而嚴厲譴責政府失能的管道一旦建立起來,饑荒便不再發生。這些國家告訴我們,有了民主才能免於沒飯吃的危機。經濟成就高、人民幸福感強的國家,向來都是集中在民主陣營。反過來說,威權體制下的人民不需思考,不必選擇,不用做決定或表示同意,一切配合政治領導的意志,這麼做能刺激經濟發展的證據幾乎沒有,就像馬可仕當政時期的菲律賓,鄰國的沉痛教訓殷鑑不遠。

民主創造了許多可能,其中之一,就是發現可能令政府難堪的事實。但統治者不得不回應人民的批評意見,因為他們有選票的誘因而必須傾聽,所以民主不只是預防極端情況,也能避免一般性的經濟與社會災難。政治自由受限,代表權力的不均,試想,在權力不均的前提下,即使有經濟發展,這發展的果實不會不均嗎?最後,一般人真的在意GDP嗎?庶民在乎的,是太平盛世時好處能否雨露均霑,在困境發生時,社會能否發揮集體救助的功能。這些功能只有靠著民主體制正常運作才得以確保。馬政府、郭先生,請聽聽經濟學家的忠告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