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送別蔡同榮

▲民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民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 陳儀深

蔡同榮先生從一九三五年出生到二○一四年去世,其中一九六○年赴美留學之後成了黑名單,一九七○年即三十五歲擔任世界性的台獨聯盟第一任主席,一九八二年擔任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FAPA)會長,可以說是一生志業的頂峰;一九九○年五十五歲的時候,在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裴爾(Claiborne Pell)的協助下得以回台,開啟他在母土競選公職黨職,實踐民主獨立理想的生涯。

由於蔡同榮在二○一○年出版的自傳《顧台灣》綱舉目張,頗為詳盡,且曾經在全台各地散發,想要了解他的人不難自己「按圖索驥」。但是筆者在中研院近史所出版的《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續篇)》雖然在二○一二年才問世,其中他的那篇訪問稿讓他提前應用,對於《顧台灣》的完成也有部分功勞。

處今日之台灣社會,應如何評價這一位台獨運動的老兵呢?

先說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一九八○年代台灣人團體在美國社會漸有一席之地,以蔡同榮為代表的台灣同鄉在美國國會議員選舉時,展現了驚人的募款能力,動輒三、四萬甚至十幾萬美元的淨額捐款,總讓候選人印象深刻。蔡同榮在二○○六年接受筆者訪問時說:「從Kennedy、Solarz到Pell,我原本完全不認識他們,也素無淵源,但我亂衝亂撞就這樣搭上線了。……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黨外人士在台北圓山大飯店成立民主進步黨,島內很多人打電話到美國說,國民黨正在開會,考慮是否要抓人。……隔天一大早我就開始到處聯絡,十點鐘左右Kennedy、Pell、Solarz、Leach發表一項聲明,可能是卜睿哲(Richard Bush)起草的,表示台灣人有組黨的權利,國民黨不能隨便抓人。」姑不論突破黨禁的因素尚有多端,美國台灣同鄉、特別是蔡同榮的努力,必是不可磨滅的因素之一。

在獨立運動方面,成立世界性的台獨聯盟當然是一件大事,這是包括黃昭堂、羅福全、張燦鍙、侯榮邦等等「關仔嶺會議」那一代人的榮光;但是關於一九七○年的刺蔣案,擔任聯盟主席的蔡同榮是否處理得當,仍有討論空間;回台從政以後,雖然從事公投運動而有「蔡公投」的美稱,但是二○○三年扁政府任內通過的「鳥籠公投法」至今受人詬病,如果當時身為立委的他「違逆扁意」力推自己的版本,結果會更好嗎?這些都是要經過研究才能公允評價。

蔡同榮晚年的挫敗應不在於競選公職黨職的失利,而是在於民進黨因應中國壓力、苦思中國政策的過程中,他除了對一些追求權變的同志不以為然,卻也提不出可以實踐的有效出路,「反一中顧主權連線」的雷聲雨點是為著例。安息吧,蔡主席、蔡委員、蔡董事長,「不能更好、就是最好」,您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作者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