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督學痛心談近1/6大學生休退學

◎ 司馬忠良

台灣在教改之前大學錄取率約在三十%上下游移,進入大學不容易,因此學生必然珍惜求學機會,休退學比率也低,幾乎未曾高過三%。但是教改後廣設大學,以致現在高中職畢業生幾乎人人都可以念大學,入學門檻低到不可思議,但休退學比率也一路飆升,從民國八十三學年的四.七%到一○六學年已經達十五%,等於約六名大學生中就有一名退/休學,總人數高達約十四萬人。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不禁讓人想問問教育部何時能停止這飲鴆止渴的政策?教育部讓大學之門多又廣、人人有書念,看似滿足了華人儒家思想的需求,讓將近九十%的父母都很開心自己的孩子可以上大學。事實上,國家、社會與家庭需要的不是大學文憑這張紙,而是真正的一技之長呀!

分析學生休退學原因有幾點,其中以興趣不合居多,教育部用盡各式辦法想讓孩子掌握適合的生涯方向卻失敗,不斷變動的政策應負最大的責任。因為升學制度一改再改,造成學生與家長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期待,有許多家長選擇讓孩子先進入好學校再說,不行再轉系或轉校,再不行後面再來辦休退學;其次是基本的學力條件不合,許多不適合讀大學的學生,或學力明顯落後的學生,因為大學之門廣開、考試鑑別度低,所以變成了大學生。可是進大學後很快發現讀不下去了,只好選擇休退學。另一種是誤入歧途,因為少子化,各校招生文宣已經可以用「花言巧語」來形容,學生對考上的科系內容及出路有錯誤的期待,讀了之後才知道和自己想像有落差,只好離開。無論是哪一種類型,對目前選擇休退學的十四萬個孩子來說,升學之路早已成為了可悲的迷途之路。

呼籲教育部應邁開腳步加速大學的退場機制,儘速汰除競爭力低弱的大專院校,並效法日本「職人」精神,輔導科技大學及專科學校建立完善證照制度,讓年輕學子得以輕鬆地擇己所愛、愛己所選,也避免龐大的休退學潮掠奪有限的教育資源與社會成本。天佑台灣!

(作者為教育局處現職督學、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