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關鍵在柯文哲 不是賴清德

◎ 林子堯

近日,各方針對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參選民進黨黨內初選,可能出現的危機產生憂慮。筆者曾在去年針對九合一大選過後,建議蔡總統可仿照一九九六年柯林頓模式連任,但賴前院長登記參選及柯文哲市長可能參選後,情況已較趨近於一九六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故試圖就各界目前預測及經驗,提出一些心得。

目前議論居多的,是蔡總統若無法贏得初選競選連任,一年任期的跛腳,將造成台灣憲政體制的重大危機。但事實上,我國總統是任期制,不管是第四年或第八年,制度設計上都有可能會因為不再成為下一任總統而「跛腳」。尤其在總統、立委自二○一二年合併選舉後,總統政黨輪替甚至有可能長達四個月的空窗期,在二○一六年也已發生過,但當年政黨輪替仍稱順暢。或許待未來一年情勢變更,政治風氣有變,屆時應著手修法解決為宜。

至於,多數人參照一九六八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直論凡黨內初選非現任優先,大選必敗。但這只是結果論,而沒有思考脈絡。以一九六八年美國選舉經驗為鑑,柯文哲帶給民進黨的威脅,要遠遠大過於賴前院長許多。當年大選,民主黨總統詹森固然宣布退選,但他轉而暗助自己的副總統韓福瑞(Hubert Humphrey),使他獲得民主黨提名。

然而,民主黨保守派、南方票倉的代表—阿拉巴馬州長喬治‧華萊士(George Wallace),這時卻脫黨參選,一路氣勢逼人。韓福瑞最後輸尼克森○.七%選票落敗,在這其中,華萊士扮演關鍵要素。華萊士席捲了十三.五%、近一千萬的普選票,總共獲得四十六張選舉人票,這是美國戰後至今,獨立候選人所獲得最高選舉人票紀錄。

筆者認為,民進黨目前真正的危機,在於內外衝突與世代矛盾。內外衝突也就是白綠問題,即便民進黨透過初選、整合出最強候選人,成功逼使白色力量邊緣化,但白色力量仍有可能成為影響勝敗的要角。如何讓有如華萊士般的「分裂代表」不參選,或設法讓他徹底邊緣,本土陣營實力又足以強到可克服世代矛盾,並團結對抗敵營,方為此刻上策。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碩士生,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