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擺脫不確定航向的兩岸漂流

韓國瑜出訪馬來西亞受到打壓,暗地影響馬國政要的當非台北。柯文哲出訪以色列,干擾也明顯來自北京而非台北。然而,大家似乎沒有聽到他們對北京的怨言。一如郝龍斌的論調:「我們的總統跟行政院長不思解決台灣的民生跟經濟問題,卻不斷地在討論戰爭應該有的態度跟準備,有問題的是誰?」台海,誰在武力恫嚇?誰在破壞現狀?本國人怪罪本國政府的高論,究竟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還是把投降當成頂級消費?

朱立倫說:「我對核能沒有意識形態,我對兩岸關係沒有意識形態。」言下之意,他是一個中性的政治人物。事實上,他跟國民黨要人一樣,不把北京的胡作非為當作意識形態,反而台灣因應北京威脅的正當防禦是挑起事端的意識形態,美中貿易戰他們也隱然跟北京同一鼻孔出氣,這是麻木不仁還是被虐待狂?兩岸同屬一中不是意識形態,堅持台灣國家主權則是意識形態,難道非要「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才是維護台海和平的「價值中立」?蔡總統強調台灣有承受第一波攻擊的防衛能量,盧秀燕宣稱蔡總統這樣的說法可能讓民眾更恐慌,尤其是役男家長,建議總統應該適時澄清。這,不是習近平應該澄清的問題嗎?

台海的危機來源,一是過去兩蔣的「反攻大陸」,一是北京的「解放台灣」與「絕不承諾對台放棄使用武力」。前者,李登輝終止動員戡亂,不再對中國懷有敵意。不過,這似乎是台灣的一廂情願。「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之舉,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這一期望」,至今沒有獲得北京的承諾,遑論其他。北京以武促統的和平統一,不斷提升對台武力。八個月來,美國軍艦五度通過台灣海峽,不啻是對北京鋌而走險的遏阻。美國的行動正好說明,原罪歸咎於台灣的話語,根本是北京的喉舌。地緣政治的變化,正在給台灣「以小搏大」的戰略機會,但「以小事大」向中國乞討和平的氣氛也在加大其反作用力。

事實上,這種慢性病,一直在台灣蔓延。併吞意圖、文攻武嚇,北京對台灣的敵意從不動搖,與此同時,又以經濟統戰、利誘拉攏來收買政商人物,逐漸形成「識時務者投降有理」的失敗主義。在這種心態下,堅持國家主權者,都被當作製造麻煩;相反的,完全臣服於北京者,則被推崇為拚經濟、保和平、顧民生。用隱藏版的賣身契,換取「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的短利,乍看之下冠冕堂皇,愛台灣。但在和平假象之下,喪失國家意識、危機意識,國際也對台灣的選擇無可奈何,萬一台灣覆滅於裝飾著鮮花的暴力,將來還有翻身的自由嗎?

面對習近平的九二共識緊縮版,吳敦義仍稱:對台灣最好的決策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中國國台辦前副主任王在希更正說:國民黨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扭曲了「九二共識」的本來意義。習近平欽定的「九二共識」,乃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只有「一表」沒有「各表」。國民黨要人不敢跟習近平要「各表」,本末倒置要求本國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加減乘除不難看出其內心深處,潛伏著「一中幽靈」,他們嘴巴上的「捍衛中華民國」,不是真的捍衛二三五○萬人組成的共同體,而是搭設一座「謀求國家統一」(被統)的便橋,讓台灣永遠禁錮在中國的雷峰塔裡面。

於是,「我們絕不投降」、「給我一支掃帚我都跟他拚」的決心,遭諷刺為螳臂擋車的愚勇。如此「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其所流露的心態無非是,所謂的「捍衛中華民國」根本是口號,動機在於綑綁台灣的國家正常化,以合理化台灣在「中國內戰結構」下被北京併吞。外敵當前,「中華民國一九四九」猶將「中華民國民主台灣」扯進「中國內戰結構」,以將台灣內部的矛盾移花接木到兩岸統派喧囂的「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是以,「中華民國內戰狀態」一日不除,則一日解不開「中國內戰」的糾纏。台灣必須擺脫不確定航向的兩岸漂流,這是二三五○萬人的使命而非宿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