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中戰略競爭下的台灣

◎ 張延廷

由中共積極將各國航空業之國家、地區選項,改以「中國台灣」稱呼台灣,及要求英國Qs高等教育機構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將我國學校的國旗圖示改為中共的五星旗等各種舉措觀之,不難看出中共對兩岸關係的主導慾正快速增強,積極限縮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改變台海現狀。

目前國際形勢變化的節奏加快,使當今世界的不確定及不穩定因素增加,然而面對多變的形勢要準確把握其中的發展規律,認清中共對台施展的各種手段及世界發展趨勢,才能從中尋求台灣最大的利基。審視當前美國在亞太區域的戰略地位舉足輕重,美國的策略已將中共劃歸為國際政經體制的自利者,對正快速崛起的中共實施冷卻。再者,就是要管制中共從美國獲得核心科技,減緩中共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在都使美、「中」關係存在著硬著陸的風險。

面對中共崛起的現象,未來美中較勁不可避免,但由長期歷史發展及戰略布局觀之,當前國際環境之權力現象,相較於過去數十年之形態已有明顯不同。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NSS)報告中,指中共為戰略競爭對手(strategic competitor),必須重新定義兩國關係,因此美國推動亞太戰略,加強美、澳、日、印等四個民主國家的軍事互動與聯結是必然趨勢,以牽制中共在南海、乃至整個亞洲地區持續擴張的勢力。而此同時,台灣對亞太的安全價值與角色亦相對提升,有台灣參與的區域安全或印太戰略,對區域穩定具有正向助益。

去年美國對中共貿易逆差為三七五○億美元,而中共仍不願對美國的貿易有大幅讓步。在美中貿易不斷摩擦之際,由於中共大多數的海內外科技投資,多屬獲得政府支助的國營或半國營實體所投資,並非自由市場機制所產生,因此是有計畫、有策略對美擴大經濟利得。在外交領域上,中共施展大國外交的策略,雖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但鬥只是手段、爭的是中共利益,並藉經濟手段擴大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影響力,甚至將來有可能輸出政治信仰或專制態樣,影響特定民主國家的政治制度或立國的基本價值。

區域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目前台灣外匯存底仍屬雄厚,外資持股加上新台幣存款總額超過四千億美元,表示國際社會仍相當看重台灣穩定的經濟環境。台灣以貿易立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已達六十八%,惟仍易受到其他國家貿易保護主義之影響,若台灣對中共經貿依賴日深,極易導致台灣經濟被中共操控,台灣必須小心因應中共的經濟統戰或磁吸策略。

近來中共對台不斷外交打壓及軍事威懾,已改變原本美台中三者間穩定的動態平衡,美國一向反對兩岸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並主張兩岸雙方採取建設性對話來化解疑慮。近來中共在台海周邊漸增軍事活動,美國為維持區域穩定,自然會考慮強化台美軍事互動與軍售,並落實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及高層軍事交流,俾促進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畢竟,台灣必須具有強固的國力與國防,才能擁有自信和尊嚴與中共進行對等的互動。

(作者為大學兼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