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洗腎的省思與澄清 無濟於事

◎ 吳育政

最近醫學期刊「刺胳針」公布全球醫療照護品質評比,台灣排名四十五,尤其以白血病和慢性腎臟病的照護最差。健保署長省思一年花費六百億元的洗腎問題,指稱腎臟科醫師養病人,未告知選擇換腎的好處。對此指控,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提出澄清,換腎比率低是因病人老、器捐少,並非是醫師的問題。

依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去年腎臟活體捐贈及腦死捐贈人數都是大約一百人。而腦死者可以捐贈二個腎臟,所以有約三百例腎臟移植。相較對比,等待腎移植約為七千人, 洗腎患者為八萬人,養病人之說很難成立。因為即使所有洗腎者都去登記換腎,改變的只是等待者的數目而已。

活體捐贈有一定的風險,畢竟人類體內有二個腎,是生存的安全保險機制,不是為了一個可以用於捐贈。萬一不幸,捐贈者術後死亡,誰能接受。健保署今年起以健保五萬點數的獎勵金,鼓勵腎臟科醫師積極勸說病人及家屬進行活體腎臟捐贈移植。此舉實為不智,雖然成效未知,但勸說的醫師已陷入因利誘而做的道德疑慮,搞不好反而愈來愈少醫師肯做。

解決之道,其實不難,就是通過「無心跳器捐」。無心跳器捐是器官移植的起源,不知為何,台灣無視國際共識,自行規定只有腦死者才可以器捐。有意願在死後器捐,遺愛人間的國人不在少數,目前已在健保卡註記就超過卅四萬人。但是國內現今不允許無心跳器捐,所以死後尚可移植的腎臟只好火化後隨風而去,留下省思與澄清。

(作者為醫師,彰化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