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成立母語實驗學校的必要性

◎ 李川信

今年八月一日,蔡英文總統實現競選承諾,在總統府正式代表政府,向過去四百年來承受痛苦及不公平待遇的原住民,表示道歉。在此同時,台中市長林佳龍宣布和平區達觀國小改制為國內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並更名為「博屋瑪」國民小學,以泰雅文化為課綱,推展原住民教育理念,教導學生泰雅族語言文化及祖先智慧,承擔延續原住民族群的責任。

蔡總統展現執政者的高度,向原住民道歉,同理也應為過去百年來,台灣本土母語遭受外來政權無情的欺凌、壓迫、摧毀表示歉意,何況蔡總統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期間,多次強調客家文化與語言復興的重要性,更應藉此時機,讓瀕臨危機的本土母語─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有復興的機會。

蔡總統重視實驗學校,曾述及「實驗學校就是要突破法規和限制的一種重要工具,如果需要中央財政挹注或法規修改,中央就必須做,不能視而不見」。

雖然母語教學課程二○○二年正式進入小學,但也僅是象徵性的一節課。在師資缺乏、學校行政及家長不重視下,用片段的教學方式走過十四個寒暑,政府對本土母語的延續有所虧欠,因此請蔡總統實踐諾言,以國家之力在各縣市設立本土母語實驗小學,做有系統的教學計畫,累積實驗成果,進而推廣到各校。

廿一世紀是多語教育的時代,語言的多樣性需要透過母語為本的語言教育政策,培養台灣子民的多語能力。台灣人有權要求母語的延續及教育的權利,因為我們憂心母語已漸漸成為「死的語言」,下一代的年輕人幾乎已不再使用。

公元七十年,羅馬大軍鎮壓大規模起義的猶太人,摧毀第二聖殿,攻佔城池。當時有一位猶太人學者約哈南,克服萬難的讓羅馬軍隊統帥維斯帕先(Vespasian,後為羅馬皇帝),保留一所猶太人的學校及十名教師;有了學校,猶太人的希伯來語、文化及智慧得以傳承。這是猶太人代代相傳的故事,也是猶太人流亡千年還能建立國家的原因。

台灣擁有自己的城池、自己的國家,但政府卻坐視本土語言文化消失殆盡,期待執政當局拿出智慧,成立各縣市公辦公營的母語實驗學校,讓台灣母語扎根傳承,挽救母語消失的危機。

(作者為台灣北社副社長、教育組召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