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土壤管理和糧食安全

◎呂錫民

由於人類濫墾、濫建的結果,大量植物被除去,改變土壤天然流失機制,讓雨滴輕易位移土壤顆粒,隨後為坡面流帶走,這是一種更為快速的土壤流失過程。人類尚無農業之時,土壤的流失率僅約為21公尺每百萬年,目前農業用地土壤流失率約在400 公尺每百萬年以上。經過許多分析,在大自然環境裡,土壤的生成率約在50至200公尺每百萬年之間,這些數據清楚地表明,許多農業區域的土壤流失到目前為止已呈現不可永續狀態。

數據清楚地表明,許多農業區域的土壤流失到目前為止已呈現不可永續狀態。(資料照,記者陳燦坤攝)

儘管土壤能夠自然生產、替換或釋放營養物質,但相對於人們使用土地速度,這些天然過程乃屬緩不濟急。當作物從生產現場輸送至其他地點時,將減少土壤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從而導致潛在生產水平的滑落,進一步加深來自地質資源開採與大量營養物質分布的依賴,最後造成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等和地緣政治衝突。

最近對於磷肥的需求不斷增長,引發磷礦石成本的高漲,從1961年的80美元每公噸攀升至2008年的450美元每公噸,現在大約為700美元每公噸。因為大多數依賴磷的國家缺乏相對地質資源,但又必須無限期地維持目前使用量,除了從自產轉為進口之外,面對一直下降庫存的唯一手段,在於建立一包括磷及其他營養物質的連貫性與整合性回收系統。

二次大戰後肥料生產與成本的上升剛好與全球人口增加符合。(作者提供)

就人類社會而言,土壤營養成分流失和動物廢棄物皆視為破壞環境與經濟的一大問題。現在社會上的基本共識為,廢棄物回收與資源控制,對於降低營分進口與其他資源需求十分有助益。除了磷肥之外,其他土壤養分似乎也進入限制或高需求時代。例如,預計鉀肥價格,將從2009年的約875美元每公噸,上漲到2020年的1,500美元每公噸。

人類管理地球上土壤的方式,將與我們未來是否能夠繼續作為地球上一生存物種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退休能源與環境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