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理眼》貓奴的誕生:猴硐觀光化下的分歧、衝突與權力

猴硐,原本的一個無名小鎮,礦業沒落之後,突然以貓為特色,發展出新的觀光商機。看似迸發出新活力,成為台灣貓天堂,但在2014年,網路文章描述猴硐病貓問題的文章,引起極大的聲浪。真實到底為何?透過猴硐貓村的發展,跟著我們一起探討猴硐發展是否迎合著外在主流之觀光想像,並透過不同角色間的互動或衝突,討論其中是否有資源與權力不對等之現象。

呂明陽(台大地理系學生)、田梓伶(台大地理系學生)、陳慈楨(台大森林系學生)、劉恒(台大中文系學生)

猴硐,原本的一個無名小鎮,礦業沒落之後,突然以貓為特色,發展出新的觀光商機。看似迸發出新活力,成為台灣貓天堂,但在2014年,網路文章描述猴硐病貓問題的文章,引起極大的聲浪,文中指控帶領猴硐觀光化的貓夫人、當地政府的偏頗政策,以及遊客與商家行為陋病等觀光商業化帶給猴硐的巨大衝擊。另外,許多人會將家貓遺棄在猴硐,也成為當地一大問題。但另有反駁聲音出現,說明志工其實有努力在照顧貓與維持貓村的環境。

猴硐從礦村成為貓村(圖片來源:Flickr,McGyver.Chang)

真實到底為何?透過猴硐貓村的發展,跟著我們一起探討猴硐發展是否迎合著外在主流之觀光想像,並透過不同角色間的互動或衝突,討論其中是否有資源與權力不對等之現象。

猴硐觀光化,貓村的由來

以採礦維生的猴硐,在礦業沒落後,已過了數十年的平靜日子,年輕人離鄉工作後,這裡也只剩下許多老人居住於此。然而如此景象在2009年時有了轉變。

簡佩玲,人稱「貓夫人」,在無意間來到了這個寧靜小鎮,發現猴硐有著數量眾多的街貓,以貓為拍攝主體的貓夫人,頻繁到此拍攝貓咪;在2009年獲得日本田代島攝影比賽金貓賞,想回饋猴硐,於是招募愛貓人士幫居民打掃街道,讓貓能有更舒適衛生的生活環境。之後成立了猴硐貓友社與319愛貓協會,不只是照顧貓,進行餵食、結紮而已,同時持續消毒作業、清掃街道、製作貓咪標語看板等活動,透過宣傳與網路的傳播,貓成為猴硐的主體,猴硐也變成觀光客慕名而來的村落。

而透過觀光使這個沒落小鎮重新復甦,也是貓夫人所樂見的,於是順應趨勢,進行一連串推行觀光的活動,進而帶來許多商家;觀光帶來的效益讓猴硐成為觀光小鎮,每逢假日,遊客便絡繹不絕。

日常的猴硐一隅(作者提供)

對觀光的想像不同:志工團體的分歧

猴硐轉變為以貓為觀光主體的「貓村」後,有些志工或是民眾卻認為貓夫人只是在做秀,將貓商品化,當作賺錢的工具,並認為觀光會帶來許多負面效應,如遊客會逗貓、胡亂餵食、亂丟垃圾等等,而隨貓村名聲響亮,貓咪棄養的數量逐漸攀升,這些衝擊使得他們開始反思觀光是否對猴硐的貓、或是居民帶來益處,或是只有壞處。遂開始批評貓夫人與旗下的319愛貓協會,並使其在2014年退出猴硐,改以猴硐貓友社的名義進行志工活動,改由「阿基師」作為負責人,進行貓的照顧與餵食。而其他抨擊貓夫人的志工建立了「台灣319愛貓監督站」,致力於監督貓夫人在貓村的種種引來爭議的行為;也在2012年成立了「獨立志工社」,主要進行貓的醫療照顧、短期救援以及認養安置等事宜。

而其分岐最大的原因是理念不同:貓夫人主張「以人為本」,因為志工無法永遠在此,所以如果想要照顧好貓,就必須先讓人有能力去照顧,即是須讓當地居民或商家因觀光而獲取利益,他們才會有餘力去照顧貓咪;而獨立志工則是「以貓為本」,認為觀光帶來的效益對貓而言並無受益,反而是因遊客而帶來的垃圾、噪音都會干擾到貓。

餵食貓的貓友社志工(作者提供)

但觀光化帶來許多問題。獨立志工這一方反對觀光化;而貓夫人派則認為這只是陣痛期,只要加強居民與遊客的教育,之後都會好轉。可能現在的貓不得安寧,但後代的貓則會過的美好的生活。貓友社的阿基師表示,希望推動「猴硐特殊優惠條例」,讓當地居民能夠享有免稅、學費減免等福利措施,並強制居民將多餘的錢用在貓上,讓貓能得到完善的照顧。而商家必須加入公會,視為當地居民,列入優惠條例,須負起照顧貓的責任。並且推動停車場收費與收取門票等方式,以作為支付貓咪所需的經費來源。

他希望最終能讓居民擔任照顧貓的角色,貓帶來商機,而居民則以賺取的利益與免稅之後的餘錢回饋於貓,形成互利的循環。

獨立志工社雖反對觀光化之負面效應,但目前木已成舟,猴硐無法回到從前。不過其未表示意見,較接近動保立場,只想照顧好貓就好;而猴硐貓友社,則是更為理想,希望猴硐能成為純粹的觀光地區,將觀光利益回饋在貓身上,但似乎想的太過美好,認為猴硐的發展就該如此,就會如此順利。

結合貓特色的志工咖啡店(作者提供)

鐵道兩側分隔不同的發展:商家的現狀與前景

猴硐的商家分為兩群,分別是火車站前與山上。站前商家多在地人經營,也有來自外地的(多為鄰近瑞芳);大部分是易吸引人潮的小吃店,再加上位於站前,導致消費者到山上往往不掏出錢包。山上的商家多為在地居民,店家數也較山下少,但山上才是貓咪聚集處,需要更多資源挹注。

礦業沒落後又因貓村興起,但這樣的盛況在幾年前沒落了,少部分受到網路負面文章影響,較多原因出於基福公路開通,取代原有的平溪產業道路;商家則表示無可奈何,希望政府能夠用政策規劃再炒熱觀光。

山上以217咖啡為例。前店長陳錫川大哥(現任店長為其子),除了商家的身分,也是礦工後代,今致力猴硐當地的發展。陳先生於猴硐出生,跨越廢坑年代,年輕時一度出外求學就業,直到近年回來;但其實像陳先生事後回鄉並不多,當地勞動人口依舊少數。而咖啡店經營強調與貓共存的生活氛圍,店內除了自己的店貓、貓周邊產品,也提供對貓咪的協助(例如認養、資助飼料),陳錫川也致力推廣照護貓資訊也與志工密切交流、合作。

山下商業意圖較高的雜貨店、小吃店等,平常人多貓少,較少時間與貓互動;過去給予貓廚餘食用,但被批評後,連結甚少;以及從販賣逗貓棒間可感受到,貓被商品化的過程。

車站前的攤販(作者提供)

時代更迭,居民的困境

貓與居民有極大關係。過去採礦人怕老鼠吃掉積蓄,於是帶貓進來養;也因此猴硐貓和其他村落比起來更加親近人,這也是促成猴硐成為當今賞貓景點的一大原因。

現今的貓依「地理分布」而有不同的飲食習性。在貓橋口與上層,幾乎都由志工進行餵養;貓橋兩端由居民照顧;而車站附近的貓比較少,幾乎都是吃商家的剩飯剩菜,是因較少志工與車站附近接觸;貓橋雖然被營造成貓咪的友善廊道,但從貓咪的飲食習慣中,可以發現貓橋仍劃分出兩個不同區域。

2009至2013年間,貓夫人一手規劃站前經營和活動,但由於其他團體在網路上抨擊,而阻斷活動經營,因此志工與車站附近連結甚少。而居民中,也有不喜歡貓的人;在社會認知中,貓帶給猴硐活力與商機,因此當地居民變成有「義務」去照顧這些貓,維持猴硐的平衡。

不過「居民有責任照顧貓」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外界對於猴硐想像的產物。一般人的想像是由當地居民餵養,形成地方永續發展的人與動物共榮共生的社會;但這些憧憬並沒有考慮到社會觀念的變動與當地人力經濟組成。也就是一味認為這是「當地的傳統知識」,是維護生態平衡景觀的辦法。

自家門口擺攤的居民(作者提供)

舉例而言,過去貓的主食是當地人的剩飯菜,而這幾年來許多醫學報導指出高鹽的人類食物會傷害動物腎臟,縮短其生命,是在虐待動物。如此的看法成為主流,社會要求當地居民以罐頭飼料餵食。然而,過去居民並不買罐頭飼料,高價的飼料罐頭可能違背了一開始「居民與貓共榮」的想像;因此居民得脫離傳統價值觀念,接受新式的養貓想法,才能符合友善的貓咪環境。

從大眾對猴硐的未來發展與想像可以發現,目標本身就是充滿矛盾與不公平:猴硐居民被期待回到過去,卻在回到過去的同時因餵養方式不合社會期望,而飽受主流的愛貓文化抨擊。那麼,大眾口口聲說「創造居民與貓共榮環境」的如此論述必須備受質疑與重新檢視。

在文化上,居民還受到觀光客與志工、社會大眾所壓迫,社會風氣強迫居民要負擔照顧貓咪的責任,並且將異己者冠上忘恩負義的名號;居民常常因此單方面承擔養貓的資金,卻又被輿論批評。

在開闢商業區方面,居民往往持反對票,由於與房子的關係不只土地連結,同時蘊含前兩代開闢山地的記憶;觀光化進駐的商業改造,往往重新裝潢老舊房屋,抹滅猴硐人對祖宗的敬意。因此許多居民選擇自己在屋外擺小攤販,為貓咪賺取微薄的伙食費,也不願讓祖宗留下的房子落入別人手中,受到破壞。

政府與地方組織

與猴硐發展相關之地方上級政府組織主要為新北市觀光旅遊局以及新北市動物保護處。觀光旅遊局主要負責公共設施興建以及觀光活動的舉行,動物保護處則是提供貓隻的防疫、結紮等醫療資源,公部門所能提供的資源往往是私人團體所無法比擬的,也因此政府在猴硐發展的關係網絡中有其重要性。

近年來觀光局雖在此投入不少資源,建設了如貓咪主題廁所、貓咪雕像、貓村步道美化等景觀工程。然而這些觀光建設是否真的符合當地的需求,仍具爭議性。2013年啟用的貓橋,是猴硐近期最顯著的大型建設工程。取代舊有跨越平交道的狹窄路橋,結合當地煤礦、貓及隧道的意象設計,呈現出新穎的造型。當時的文宣及新聞報導,讓貓橋達到了一定的曝光度。

只有陡峭階梯的貓橋(作者提供)

然而,貓橋本身的設計並不能符合當地居民需求,由於跨越平交道兩側聚落的高度差,通過貓橋勢必得走上一段長長的階梯,而這對於年長居民來說相當不便。貓橋為猴硐出入唯一的通道,卻沒有考量較友善的設計與配套(如提高橋體高度去除階梯高度差、車站設置電梯),顯示出這項建設在實用面有很大的缺陷。而且貓橋對當地觀光的發展的實質影響或許也只侷限於短期,去除宣傳期的熱度外,實際來猴硐觀光的人數在貓橋建設完成前後並未顯示出特別的改變。吸引觀光客的主體畢竟還是當地的貓咪而非貓橋,政府為貓橋建置投入的資本能達成多少的效益還須存疑。

而猴硐地方層級的政府單位(里),在推動當地的實際發展中似乎並未扮演積極的角色,居民對里長印象局限於社區的清潔打掃和環境維護,導致居民連結和社區意識似乎較缺乏。由於當地的光復里地方發展協會並沒有實際的運作,於是由臨近的猴硐里地方發展協會發起,希望能整合當地猴硐里、光復里、弓橋里三個里,成立以猴硐當地原始地名而命名之「猴硐地方永續發展協會」。雖然有實際的營運與舉辦一些居民參與的活動,然而仍難以推出實質的區域整合發展的方案。

總體來說,猴硐並沒有一個統合凝聚當地的居民意識的政府或地方組織。而觀光局對貓村提供的資源似乎還是侷限於大型的觀光硬體建設,而在當地並沒有良好的意見整合平台,達不成共識,許多建設往往不能符合當地居民與貓群的生活需求。而動保處雖然提供貓群的防疫照護等資源,但其能力依然有限,當地貓群生活品質的維持主要還是要倚靠愛貓志工團體的努力。在猴硐的地方發展脈絡中,政府組織似乎還是相對被動的一方,且上下級間似乎缺乏良好的整合,並非主動決定猴硐的方向的角色。

猴硐昔日是產礦區,圖為媒礦工廠(圖片來源:Flickr,Shih-Chang Huang)

角色之於觀光的衝突與合作

四種角色:居民、志工、商家、政府對於猴硐都有著不同的想像,這也造成了許多衝突。以棄貓為例,由於猴硐觀光化,許多人紛紛被貓天堂的形象吸引,卻也使棄貓問題加遽。這些棄貓大多數都是病貓,且由於家貓變成流浪貓,因此競爭力、免疫力較低,難以生存。不過其飲食習慣、貓間互動模式也與猴硐原本的貓截然不同,因此要防疫、結紮、餵食都很困難,也對當地貓和生態造成威脅。

棄貓暴增,是目前猴硐貓數量增長的主因。無論對居民還是志工都有極大壓力,必須支出更多開銷解決,逼不得已有些年事已長的居民必須在家門口擺攤,然而遊客多到車站附近消費,對居民而言無太大助益。

貓友社志工對棄貓問題雖也頭痛,但他們還是與商家的立場相同,支持觀光化,認定問題在民眾素質提升到與歐洲國家相同,一切就會好轉;但居民的負擔愈來愈重,他們就算想繼續照顧也有心無力;而獨立志工則堅決反對過度觀光化。對於此問題,目前政府只能透過加裝監視器與宣導的方式加以改善,慢慢以教育的方式改變民眾與遊客的想法,但成效不彰。

相反地,也有因貓而合作的案例,如志工與居民,或是商家合作照護貓;也會與動保處合作申請結紮與消毒。其他三方都是比較相互合作,但政府在這其中扮演著被動的角色,大多都是由志工去爭取、主動提起合作,政府則負責提供硬體設施。

我說你家是貓村

猴硐社區以前以礦業為中心,凝聚出屬於當地的社區意識,到現在卻成為以貓為主體的貓村。自從行政院於96年5月核定「地方特色產業深耕加值四年(97-101年)計畫」,致力發展「一鄉一特色、全國全產業」之後,對於農村、或是猴硐等沒落小鎮,其須發展當地特色,轉為觀光化。而在猴硐,無論是志工,以及媒體宣傳,他們將猴硐塑造成一個只有貓的觀光景點,猴硐社區的意義都是由外在賦予的,只為了滿足台灣主流社會對於觀光的想像,在這個與貓共處的閒適小鎮,可以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但卻影響了當地居民,不過沒人重視他們的想法。

貓在網絡中被其他代言人所轉譯。(圖片來源:猴硐貓咪,編輯提供)

志工進入之後,隨後商家也進駐,這些外來的角色,主導了猴硐的發展導向,讓猴硐觀光化。這其中固然有其利益,但也造成許多問題與衝突。而在猴硐的關係網絡中,貓雖是主要的行動者,但卻被轉譯成一個能帶來觀光利益的商品,而後來才開始介入猴硐的志工卻成為了貓的代言人,能代表貓發聲,並畫下一塊美好的大餅,描述觀光發展之後的諸多好處:貓會得到更好的照顧、離鄉的居民會回流、大家都能獲取觀光的利潤等等,但結果真的如此嗎?以目前看來,的確有利有弊,但利卻主要由個別商家獲得,而弊則是由貓與居民接收。

如此大的衝突使得在其中的每個行動者都有其異議,無法達成共識,所謂的猴硐社區的塑造也只是為了迎合主流價值觀點下,對貓村、貓天堂的想像罷了。而當地居民的共同記憶,煤礦業,雖有設立觀光景點,但成效不大,乏人問津。可能是因為地方政府並無將其與社區共同的意識結合,只是單純設立博物館與園區,沒有與當地有很深的連結。至於猴硐發展為貓村後,這些強加的價值卻受到青睞。但正如上述所提,目前猴硐已成為貓主題的景點,政府卻無太大作為,可能並不符合期待,希望政府能以一個中間轉譯者的角色,將網絡中每個行動者之想法與利益做最好的溝通與結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理眼GeogDaily:貓奴的誕生:猴硐觀光化下的分歧、衝突與權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