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病歷中文化 強人所難

作者認為,在這波病歷改革的浪潮上,努力方向顯有疏漏,對醫病雙方的權益均無好處。(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作者認為,在這波病歷改革的浪潮上,努力方向顯有疏漏,對醫病雙方的權益均無好處。(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陳佑詳

筆者在醫學院學習,對臨床事務尚未熟稔,惟平時十分關注醫事勞動環境與醫療法制的演進,畢竟身為醫學生的我們初披白袍,口唸醫師誓詞,心中對病患權益的促進抱持相當大的期待與熱忱。

近日在網上流傳許多病歷中文化的討論聲浪,筆者的立場本是贊成敘述主體中文化的推廣,如同洪惠風醫師等幾位前輩所言,中文化的敘述對想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病患而言,想必甚為親切。然而,眼見尤美女等19位委員所提之第17313號提案(病歷全面限中文記載)後,筆者以為過於草率且令人措手不及;過去十幾年來,推動病歷中文化的醫師最多僅推廣基本敘述主體方面的中文化,對於檢查結果及治療方針等充滿專業術語的區域,前輩們均主張維持英文記載或頂多中英並行,其中並非醫事人員怠惰或刻意建立疏離感,實有其專業考量。

在醫療歷史發展的脈絡上,病歷本質之主要功能乃醫護溝通記錄工具,次則為醫病溝通的輔助媒介;而臨床實務上最重視者乃記錄之「精準」與「流暢」,這也是過去推動主訴記載採用病患普遍熟悉的中文的理由,因為將病患所述直接以同種語言記載自然可消除翻譯謬誤的疑慮,但相同的道理,醫師專業的裁量亦須以精準、流暢為其主要訴求。在筆者目前所處的教育環境下,醫學教育與西方醫學系統無縫接軌,許多專業術語均以原文學習,那不僅是英文,亦可能是早已非日常使用的拉丁字根,因此不但沒有統一翻譯的中文系統與人才,也沒有將之中文化之必要;專業術語的翻譯不但可能失準,更無助於一般民眾的理解,這是在許多行業都相同的。

許多推動病歷中文化的團體主張世界各國亦常以該國母語為記載媒介,事實上模糊了本次修法的目標,如日本、韓國、歐洲諸國以該國母語記載者乃主訴部分,對於專業術語的使用仍以世界共通的原文及縮寫為主,並非不願意行翻譯之功夫,而是「行話」的使用本來就應該以減少誤會、使用方便為目標,這對病患也絕對是最有益的選擇。如今,在沒有任何全面中文化的好處,更沒有相關配套系統與人力資源下,逕行以「醫師法」第12條第1項之修正,強迫醫事相關人員寫出整份中文的病歷,不但強人所難,更有損病患之權益。

筆者絕對重視病患知權與資訊不對等的消弭,正因如此,了解將病歷整體的中文化而禁止其他語言記載乃本末倒置,不如減少醫事人員在此無意義事務上耗費的精神,或更能增進醫病溝通、建立良好健康知識環境;而病患最常使用的病歷摘要、診斷證明、手術說明書等重要文件早已中文化,病歷也絕非為訴訟服務,法律問題應另尋解決途徑,本次修法的目標與手段完全不符比例原則,更增加了不必要的誤解與爭論。

本次提案的民進黨委員平時常與人民站在一起,均是為了性別平權、勞動環境、司法改革等重大議題付出心力的好委員,筆者十分敬佩,相信人民也看在眼裡,然在這波病歷改革的浪潮上,努力方向顯有疏漏,對醫病雙方的權益均無好處,望委員們三思。

(陽明大學醫學系四年級)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