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巨蛋台語發音與變相歧視

北市府昨天舉行捷運松山線初勘,拚下月中旬通車。(記者吳亮儀攝)北市府昨天舉行捷運松山線初勘,拚下月中旬通車。(記者吳亮儀攝)

◎林冠志

近日台北捷運松山線即將通車,關於「台北小巨蛋」一站中的「巨蛋」兩字要怎麼發音,許多媒體未做功課,便先入為主的妄自揣測巨蛋發音為「大粒卵」、「巨卵」,再以嘻笑怒罵的方式去大肆宣傳性暗示,不但未盡媒體應負之社會監督教化之責,更帶有嚴重語言歧視的思考,筆者深覺不妥更不以為然。

事實上,台語歷史悠久,是相當優美典雅的語言,巨蛋兩字究竟如何以台語發音?有兩種方式,一種便是以「文讀音」進行發音,漢字寫作「巨蛋」,讀音則念作「kī-tān」或「kū-tān」;另一種方式根據杜建坊先生2011年7月28日〈台北捷運「小巨蛋站」台語按怎講?〉一文中,形容「巨蛋」是圓拱屋頂的建築,漢字寫作「圓拱館」,讀音則念作「uân-kong-kuán」。

但不可否認的,兩種發音都必須以台語本位進行思考,否則也只是為翻譯而翻,或是鬧了「大粒卵」此類隱含歧視意涵的笑話,且用華語的「巨蛋」硬要翻成台語,是為不倫不類,如此一來思考主體還是華語角度。

過去的台灣曾經以台語為最主要流通語言,包括蔣渭水、杜聰明、林茂生等台灣賢達前輩,都能說得一口流利優美的台語,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更是用台文寫下許多不朽的台灣文學創作。但後來因為國民黨不當的語言政策,導致台語產生嚴重斷層,更被貶為粗俗不入流的語言,不時便以明示暗示的方式去汙名化台語,以至於出現台灣人自己的後代嘲笑祖先語言的悲劇。

因此,至今還有台灣人自己不了解台語,以華語本位思考,再回頭嘲笑這種無法台華直譯的發音方式,不僅暴露文史涵養的不足,更是台灣語言文學傳承的不幸。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