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津港風華再現》修德拜亭廣場 遊憩新點
2013/03/19 06:00
〔記者楊金城/鹽水報導〕市府推動月津港風華再現計畫,將目前位在鹽水中山路的修德禪寺舊址整修為修德拜亭廣場,提供遊客和社區民眾休憩空間,並串聯月津港親水公園、橋南老街、水岸步道,成為完整遊憩動線。
鹽水子弟、市府都發局長吳欣修說,修德禪寺原名慎和堂,建於西元一九一九年,老鹽水人也稱修德禪寺叫「後街堂」,因修德禪寺早年濟助不少孤苦貧病的民眾,在老一輩鹽水人心中很有地位。
修德禪寺遷建於治水路現址後,位在市中心中山路的舊址只剩拜亭,土地閒置多年,都發局推動月津港風華再現計畫,決定整修修德禪寺舊址,營造為社區遊憩景點,寺方也認同構想,無償提供土地。
都發局斥資約二百五十萬元,整修修德禪寺舊址的磚牆、鋪設步道和植栽,並有解說牌和禪寺的老照片圖案,最近才開放修德拜亭廣場,視覺煥然一新。
只可惜,禪寺舊址的拜亭因老舊,屋頂破損,怕屋瓦掉落砸傷人,拜亭以鐵欄杆圍起禁止進入,屋簷下並掛上網子,還有一口古井也不見了,吳欣修說,後續將再依原貌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