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勿輕忽 恐致駝背、壓迫性骨折
記者王善嬿/嘉市報導
老年人坐著也痛、站著也痛,甚至愈走路愈駝背,小心可能骨質疏鬆導致壓迫性骨折,嚴重會雙下肢無力、癱瘓,還有便秘、頻尿、消化不良等腸胃道症狀。醫師提醒,平常多運動、適當吸收鈣質及曬太陽,是有效預防之道。
陽明醫院骨科醫師李孔嘉說,脊椎問題成因除脊椎退化導致骨刺、脊椎滑脫、神經壓迫等,骨質疏鬆更是「隱形殺手」,有些患者只覺得身高變矮、愈來愈駝背,走路久了會有中、下背疼痛,但不以為意,經X光檢查才發現是骨質疏鬆造成脊椎骨無法撐住身體重量,使脊柱椎體變形,進而出現壓迫性骨折,坐立難安,連躺著翻身也會哇哇叫,有時更有便秘、放臭屁、頻尿等症狀,甚至臥床癱瘓。
他表示,骨質疏鬆重在預防,要均衡飲食習慣,並充分運動,尤其重量訓練更有效,以及適當曬太陽,補充鈣質、維他命D及蛋白質等,同時戒菸及減少喝酒,萬一出現胸腰椎下背痛、坐骨神經痛、腳會痠麻、容易肚子脹氣及夜間頻尿等情況,可能就是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警訊,最好到醫院檢查、治療。
李孔嘉說,因為骨質疏鬆而發生的骨折,多數可用藥物控制,但約10%症狀嚴重,需動手術治療。近年第二代脊椎微創手術成熟,透過自脊椎兩側進入手術,使用鈦金椎體將塌陷椎體撐開,再配合鍶骨漿固定,就能矯正駝背、脊椎側彎等問題,相較傳統從脊椎正中間開刀,縮短手術時間、傷口也小,年輕人術後隔天就能正常生活,年長者住院約一週可恢復,術後不用穿鐵衣,也不會有神經沾黏的問題,80、90歲高齡者也適用,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