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戒酒癮 解毒降低渴求
文/鄧正梁
酒精中毒的人一直會有強烈的渴望或衝動想要喝酒,不論如何都要喝,不喝就會出現噁心、盜汗、顫抖、焦慮等戒斷症狀,嚴重者會發生抽搐,幾天後出現震顫性譫妄,人變得很激動、顫抖,出現幻覺與脫離現實的情況。
酒精中毒的人需要更多的酒來得到快感,此路是沒有終點的,是通往死亡墮落的漫漫之路,生活品質也不斷惡化。
長期大量喝酒,對身體危害非常大,還有人因此而失去生命。那麼要如何有效的調整治療呢?
首先,大量飲酒後,容易低血糖,因此要補充一些葡萄糖。輕度低血糖時意識清楚,但有頭暈、臉色蒼白、發抖、冒冷汗、心悸、心跳加速、飢餓感、軟弱、嘴部周圍麻刺感、四肢麻木、呼吸困難等等情況。還有酒精代謝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增加肝臟負擔,因此必要時,可去醫院打點滴,補充生理食鹽水,增快代謝。
飲酒過量很容易嘔吐,嚴重嘔吐時,就有低鉀血症的危險,因此必須補充鉀離子,同時也可補充一些維生素,對肝臟也有好處。
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制酸劑,避免因酒精刺激產生的胃潰瘍。喝酒很容易造成胰臟發炎,有急性胰臟炎與慢性胰臟炎,與胃痙攣、胃潰瘍的腹痛很容易混淆,因此,必要時,要到醫院抽血檢查血清澱粉酶,若是胰臟發炎,要強制住院休息,否則不小心甚至會丟了性命。
有酒癮的人,需加強衛教,強調過量飲酒的壞處,並逐漸減少飲酒習慣。
中醫對於酒癮的問題,常會給予一些清利濕熱的藥物,減少生理上對酒精的渴求,常用藥有如葛花、茯苓、澤瀉、地骨皮、葛根等;葛花之寒,能解酒中之毒;茯苓、澤瀉之淡,能利酒中之濕;地骨皮涼血降火,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葛根升陽止瀉,同有生津退熱止渴之功。
(作者為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