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加油站》B、C型肝炎不分年長年少 一定要規律追蹤
文/許金川
Q:我的爸爸今年75歲,最近3個月來,體重掉了將近7公斤,也顯得比較疲倦。做了腸胃鏡檢查,只有輕微胃炎跟痔瘡。再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一顆10公分大的腫瘤,目前已經確定是肝細胞癌。
我們覺得很震驚,因為爸爸雖然有B型肝炎,可是老人體檢的肝指數都正常,只是這幾年我們都忙,沒有帶他去做超音波,沒想到會變成這樣,現在該怎麼辦才好?年紀這麼大了,還能開刀嗎?
A:只要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及C型肝炎感染者,不管在什麼年紀,都有發生肝癌的風險。因此,不論年長或年少,至少每半年一定要做一次腹部超音波及抽血檢驗肝指數GOT、GPT及胎兒蛋白AFP。
有些年長者,老人體檢GOT、GPT都正常,久而久之也就掉以輕心,沒規律追蹤腹部超音波及胎兒蛋白,等到出現黃疸、腹水或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大多已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時機。
您的父親有10公分的肝細胞癌,如果確認是單一顆腫瘤,位置也適合手術,肝臟功能可以負荷,手術切除應該是治療的首選方式,並非年紀大就不能開刀治療,但是最好要先評估心臟、肺臟功能是否正常,所以通常會在術前安排心臟超音波及肺功能檢查。
如果仍擔心手術風險及父親的體力無法負荷,也可退而選擇動脈栓塞治療。不過,栓塞治療就不如手術切除效果好,有可能需要分幾次栓塞,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治療成效。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最新71期會刊內容,包含「當懷孕碰上肝病」、「正確用藥不傷肝」、「清腸不徹底,大腸鏡白做了?」等。
許金川教授著作的《爆笑不爆肝—輕鬆掌握保肝知識》已出版,請洽肝基會或各大書店購買。
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