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幫過頭 孩子發展亂了套
文/黃欣妏
媽媽帶小一的小香(化名)來到治療室時指出,她已經無計可施了。因為小香很喜歡摳手指,還常摳到流血(圖1),一直帶小香去看皮膚科,怎麼看都好不了,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效,讓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邀請小香進遊戲室,發現小香相當內向、退縮。我和小香說話時,她總是低著頭,不肯看著我的臉,且結結巴巴,還一邊摳手。
我告訴小香:「你跟老師說話會緊張、會害怕,所以不敢看著我,所以一直摳著手?」小香馬上把手放到背後不說話。於是我再回應她:「你把手藏起來,不想給我看到。」小香點點頭後,轉身去探索玩具,很少跟我互動。
在之後的幾次治療過程中,小香漸漸會跟我互動,但不管是玩玩具還是畫畫時,她總會問:「是這樣玩嗎?」「這樣玩(畫)可以嗎?」「我不會玩(畫),你教我。」「你玩(畫)給我看!」「其他人怎麼玩(畫)?」
我跟媽媽說,小香可能平時受到比較多的干預或指導。我詢問媽媽在家與小香的相處狀況。媽媽說:「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小香從小動作很慢,又常常弄不好,又愛哭,我就常常幫她、教她。」
我跟媽媽說明,這就是小香漸漸沒有自信與易焦慮的來源。因為她已習慣有一個「正確」的做法或答案,也開始漸漸依賴別人告訴她。所以只要遇到小香自覺「困難」、「挫折」或「學新事物」時,就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做的好不好,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用摳手來減低焦慮。
從兒童發展來看,1-3歲兒童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自主行動與羞怯懷疑」,3-6歲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自動自發與退縮愧疚」。這兩個階段是發展自信及自我能力感,但是媽媽已經剝奪其發展能力,於是發展不順利,而變得較為缺乏自信及自我價值感。
所以,小香除了接受治療外,我也協助小香的媽媽在家裡,怎麼跟小香互動及說話,以建立小香的自信。
4個月後,小香不再摳手,手指頭已痊癒(圖2),媽媽也與小香有很好的親子互動。
(作者為心理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