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生長因子治療 修補早期口腔癌傷口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
早期口腔癌、癌前病變、口腔良性腫瘤切除後,傳統多以大腿皮或人工皮修補缺損處,但人工皮費用高,且易造成排斥感染,若取大腿皮修補,又會在身上多留下一處疤痕,麻豆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楊榮武昨天發表新療法,使用固態高濃度生長因子治療,不僅不會排斥,可減少誘發感染的機率,大腿也不用多一處傷口。
楊榮武表示,固態高濃度生長因子完全取自患者本身的血液,因此沒有排斥的問題。以早期口腔癌切除後,留下5×5公分的傷口來說,只要抽取病人60ml(毫升)血液,隨即以特殊的離心技術分離、萃取出固態高濃度生長因子,即可壓製成適當大小的皮瓣狀,修補缺損區。
楊榮武說,有些口腔癌患者經濟狀況不好,人工皮須負擔高額自費,5×5公分的大小就需要支付2萬多元,他為患者進行固態高濃度生長因子修補時,由於取自患者本身,並無額外收費。
不過,因術中患者可抽取的血液並非無上限,且未曾使用在臉、腳等身體其他部位皮膚,新療法目前僅建議使用在缺損區較小的口腔,其他位置的大面積缺損傷口,還是以傳統皮瓣修補,因此像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案中的燒燙傷患者並不適用此方法。
心臟病、中風、洗腎患者服用抗凝血藥,會造成血液無法凝固,也不適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