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 竟被誤診為中暑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天氣熱烘烘,雲林縣一名52歲從事餐飲業的男性在6月18日出現頭暈、眼睛發熱症狀,至當地診所就醫,下午繼續工作,晚間四肢無力再赴急診,2次均遭診斷為中暑,直到隔天凌晨發高燒住院,才確診為日本腦炎,為該縣今年首見病例,現仍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中;另新竹縣也出現今年首例登革熱。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上週新增7例日本腦炎,包含台南市5例、雲林縣2例,個案無出國史,但住家或工作地2公里內均有水稻田、池塘、豬舍或鴿舍,研判感染源在附近,籲中南部患者出現「類感冒」症狀時,醫師需評估是否為日本腦炎。
新竹縣出現今年首例登革熱
上週新增20例登革熱,其中13例為本土病例,包含高雄市6例、台南市5例與新竹縣2例,其中新竹縣為今年首見。羅一鈞指出,個案為58歲女性與80歲男性,均為新豐鄉員山村某宮廟志工,在附近找到內有上百隻孑孓的儲水槽,但確定感染源仍須進一步確認,以往北台灣也曾出現類似的偶發個案,引起大流行的可能性有限。另因「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小兒麻痺混合疫苗(Tdap-IPV)」國際缺貨,今年9月入學的小一學生約5萬人將無法如期施打,但國內接種4劑五合一疫苗的完成率達95%以上,已具有70%至90%的保護力,延緩數月施打Tdap-IPV影響不大,預計9月疫苗運抵,經過檢驗後,最晚11月可開放接種。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