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齡懷孕治療! 37歲前宜凍卵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人工受孕的過程中,打針和抽血的皮肉痛都在忍受範圍內,但心理煎熬卻是最難受的。」40出頭終於如願當「媽媽」的儲小姐(見下圖右)昨天開心分享「做人成功」經驗時表示,雖然經歷期待落空、難過不安,以及失望、沮喪等情緒,但是「不要放棄」是她最想告訴還在奮鬥的姊妹們的內心話。
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儲小姐39歲時結婚,和先生一直期待小寶寶的誕生,婚後一年未孕就積極就醫診治。在一年半內歷經一次人工授精和3次試管療程,終於在第4次順利懷孕,產下一名健康女嬰,現在已9個月大。
根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國內35歲以上才生第一胎的高齡產婦,人數是10年前的2.5倍。面對高齡女性的不易受孕,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黃建榮提出「分齡懷孕治療」,根據不同年齡進行不同的治療策略,避免耽誤時機,讓懷孕的機會更渺茫。
黃建榮指出,37歲是女性卵巢功能迅速下滑的分水嶺,他建議在37歲前可先嘗試人工授精,3次失敗後,再進行試管療程;38至42歲則可在1至2次的人工授精失敗後,進入試管療程;42歲以上則建議直接做試管嬰兒。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劉志鴻也呼籲女性,應把握37歲前的「黃金生育期」,若嘗試一年仍未自然受孕,就應尋求醫療諮詢。
黃建榮指出,過去人工受孕被認為帶給母體很大的負擔,傳統排卵針1天需打2-3針,但現在新技術將不同藥物結合,一天只需施打一針,9至12天即可取卵。
傳統破卵針因藥效較持久,易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現在新型短效的腦下垂體拮抗劑已大幅減緩不適。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