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團隊研發抗體 可延緩胰臟癌轉移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胰臟癌治療突破!由中央研究院和台大醫院組成的基因體研究團隊協力,打造基因抗體,可延緩胰臟癌細胞轉移,爭取更高的治癒機會。
團隊由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李文華領導,根據先前的研究中,乳癌細胞表面會大量表現受體分子IL-17RB,利用基因剔除技術可抑制受體表現,有效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和降低轉移能力。
李的研究團隊緊接著研究IL-17RB與乳癌癌細胞轉移之間的機轉時,發現受體分子IL-17RB及其配體IL-17B的結合,就是胰臟癌細胞移轉的關鍵。
研究團隊和台大醫院外科部合作,檢視111名胰臟癌病人的檢體,發現IL-17RB的多寡和患者病情惡化的轉移程度有明顯正相關;李文華說,這次找到胰臟癌細胞的擴散機制並在研發人體抗體,一做好便可開始臨床實驗。
李文華說,胰臟癌位處內臟「深處」很不容易被發現,等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致死率極高。因此他建議,若有胰臟癌風險因子,例如吸菸、酗酒、暴飲暴食等50歲以上民眾,做健康檢查時要特別注意。
這項研究已經由國際期刊《醫學實驗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於本月3日在網站上刊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