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刺卡肛門前 老翁險沒命
記者李忠憲/台中報導
吃到魚刺千萬不要硬吞,否則恐怕連命都沒了!
台中市李姓老翁吃飯時,把長達4公分的魚刺吞下肚,最後竟「卡」在肛門前2公分的直腸裡,醫師緊急替他進行筋膜切開及清創術,才讓老翁撿回一命。
家住豐原區的73歲李姓老翁患有糖尿病合併陳舊性中風,半邊癱瘓,因連續幾天食慾不振及發燒,到衛福部立豐原醫院就醫。
院方安排電腦斷層及各科會診,研判是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感染合併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侵犯,立刻進行清創手術,發現是一根長達4公分、管徑很粗的草魚魚刺,醫師大呼不可思議。
部立豐原醫院外科醫師賴基鴻表示,李老先生坦承吃飯的時候,把魚刺連同飯菜一起吞下。通常會卡在食道和胃部的魚刺,竟然經過食道、胃、小腸、大腸,在腹腔九彎十八拐的「漂流」快10公尺,最後卡在肛門前,引發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
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表示,壞死性筋膜炎會因為直腸泌尿道感染等擴大到會陰部,如未能及時診斷和清創治療,死亡率接近100%。誤吞魚刺通常卡在喉嚨,多發生在上消化道,這根魚刺卻出現在直腸,已是消化道末端,實在罕見。
賴基鴻說,腸道取出的異物,除了魚刺也曾發現柿餅、地瓜、玉米團、香菇等,通常發生在需要中長期照護的患者。
他提醒照護者要替患者過濾,避免吃到骨頭、魚刺,選擇易消化食物,盡量用蒸煮烹調。患者如可自行咀嚼應細嚼慢嚥,才不會連這麼長的魚刺都吞下肚。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