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頸部腫塊不動不消 才知是菊地氏病

2014/11/29 06:00

菊地氏症病患經手術切除右頸腫塊後,留下的疤痕。(照片提供/謝坤川)

圖.文/謝坤川

20歲的陳姓大學生,今年8月底,發現右側後頸部有一個約3公分腫塊而求診。此腫塊不痛不癢卻固著不動,外型圓而質地硬。因持續變大中,經傳統抗生素治療兩週,觀察大小未消減,因此轉診到大醫院。

陳姓學生到台大醫院內科門診檢查,胸部X光沒有異狀,所有抽血含白血球及其分類報告都在正常範圍內(以上資訊在到診一週後,分兩次轉診回函回報)。經過一個多月,病患再次看診時轉告,台大後續最終處理為門診手術淋巴結摘除,病理報告為「菊地氏病」。

菊地氏病(Kikuchi’s disease)首先在1972年由日本人Kikuchi和Fujimoto等人發現,多見於亞洲人,歐美國家極為少見。菊地氏病是一種良性、自癒性疾病,

多見於年輕女性,平均年齡為20至30歲。臨床常見於後頸部三角的頸部淋巴病變,可有壓痛感、發燒或併有上呼吸道症狀。

頸部細胞穿刺只能判斷為淋巴結腫,確定診斷只有靠病理切片,容易被誤認為淋巴瘤,無其他特殊檢查可尋。惡性淋巴癌及紅斑性狼瘡則是鑑別診斷中所列入優先考慮的。

菊地氏病的致病原因未知,目前以病毒感染(如第六型疱疹病毒)和免疫過度反應為大家接受。

有些研究顯示,紅斑性狼瘡與菊地氏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預後追蹤上,必須持續追蹤病患有無發生紅斑性狼瘡的情況。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大多1至4個月症狀可緩解,大部分的病人都不會再復發。

頸部腫塊可能原因為「發炎」(細菌病毒感染、淋巴結腫、肉芽腫等)、「良性腫瘤」、「惡性腫瘤」3種。通常發炎腫塊會有壓迫痛,而腫瘤反而常不痛不癢而容易被大家輕忽。

良性腫瘤生長緩慢,而惡性腫瘤則在數週數月內就迅速增大。惡性腫瘤以轉移瘤較多,在台灣以鼻咽癌最常見,其次為口腔癌、食道癌、肺癌等,原發瘤以淋巴瘤為主。

菊地氏病患者的頸部腫塊因臨床實屬良惡難辨,故不明原因的頸部腫塊達2至3週未癒者,絕不可等閒視之,應儘速經轉診至醫院做詳細檢查。

(作者為新北市板橋區謝坤川診所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