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30歲女一年胖15公斤
文/高銘偵
30歲的張小姐體型略胖,因為一年內體重增加15公斤,就診新陳代謝科,醫師發現她過去一年來月經只來2次,所以轉介到婦產科檢查。
她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但因為她不想一直服用西藥催經,由婦產科醫師轉介到中醫門診來看診。
荷爾蒙分泌紊亂 恐不孕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並不罕見,大約會發生在5%-10%的女性,以20-40歲女性較常見,不過這個疾病因為無法每個月正常排卵,容易導致不孕,年輕女性應提高警覺。
這是一種荷爾蒙分泌紊亂造成的疾病,因為過多的雄激素,卵巢裡小卵泡的無法發育成熟來排卵,從超音波檢查可看到小卵泡以數十個囊泡的型態存在卵巢內。
月經逾4個月沒來 要注意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病人常2-3個月才來一次月經,嚴重者半年,甚至一年沒有月經,統計顯示,約有25%-50%的病人有不孕症。此外,還伴隨一些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的症狀,例如肥胖、小鬍鬚、手腳多毛、青春痘等,甚至於月經越沒來,體重越快速飆升;而體重過重也會影響排卵,造成惡性循環。有些婦產科醫師會建議此類人降低10%體重可幫助排卵。
由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無法開刀治療,西醫常使用催經藥、排卵藥及降血糖藥治療;中醫認為,造成閉經原因,主要是因肝腎功能失調,痰濕瘀血阻滯所致。治療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知柏地黃丸補腎為主;澤蘭、丹參、莪朮活血化瘀,二陳湯、溫膽湯、蒼附導痰湯化痰為輔,有睡眠障礙者也會開立中藥安神助眠。
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
如果女性還沒到更年期,但長期沒有規則的月經,甚至超過4個月以上沒有月經,就需要警覺是否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應儘快就醫診斷治療,以免造成不孕及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此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也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對於此類患者,使用中藥調節月經週期,促進排卵為首要目的。
建議病人經常運動、睡眠充足、做好飲食控制、降低體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
(作者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