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神經監測儀升級 腮腺手術保顏面神經

2019/08/25 05:30

▲頸部腫塊有可能是惡性,可透過電腦斷層確定診斷。(照片提供/溫惟昇)

文/溫惟昇

50多歲的高先生數月前注意到左邊耳垂下方有硬塊,原以為是感冒引起俗稱「牽核仔」的淋巴結腫大,沒想到該腫塊並未自行消失。接受「頸部顯影劑電腦斷層檢查」才得知是「腮腺華生氏腫瘤」,但考量到醫師曾告知傳統手術切除有永久性顏面神經麻痺的風險,遲遲沒有接受治療。

沒想到腫瘤持續增大,於是諮詢頭頸外科醫師,在「第三代術中神經監測系統」輔助下,進行「腮腺淺葉摘除手術」,順利移除腫瘤並保留顏面神經。

提升華生氏腫瘤摘除手術安全

◎頸部不明腫塊,應儘快接受診治

根據統計,3公分以上的頸部腫塊約有8成為惡性。以下頷腺為例,惡性腫瘤的比例高達3/4以上。腮腺腫瘤則以「多形性腺瘤」最為常見,好發於中年女性,雖屬良性,但遲未處理有轉變為惡性的可能。

▲左耳垂下硬塊(左)經電腦斷層證實為腮腺腫瘤(右)。(照片提供/溫惟昇)

其次「華生氏腫瘤」則為中老年、吸菸男性族群較易罹患。由於藥物均無法使其消退,手術是唯一的治療方式,相關風險也會隨著腫瘤變大而提高。因此,建議不明原因頸部腫塊持續逾兩週以上患者,儘快接受專科檢查。

◎新一代神經監測系統 提升手術安全性

人體頸部密布著重要的神經與血管,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稍有不慎即可能帶來嚴重的併發症。

以甲狀腺為例,若傷及深處之「喉返神經」,會引起聲帶麻痺造成沙啞、嗆咳,甚至呼吸衰竭的情形;下頷腺鄰近「下頜邊緣神經」,一旦受損恐導致嘴角歪斜無法緊閉;腮腺深、淺葉之間則有「顏面神經」主幹與分支行經,因此摘除腫瘤時,第一要務為避免受損,造成半邊面癱。

「第三代術中神經監測儀」透過細針電極,可自動偵測肌電圖迴路完整性,除被動性監測外,還提供了即時主動性監測,一旦神經受到物理牽扯或熱傷害,會自動發出警訊提醒。

以腮腺手術為例,傳統手術後暫時性顏面神經傷害的比率高達10-30%,永久性麻痺機率則約3%。使用神經監測系統可將暫時性傷害降至5%以下,永久性麻痺低於1%。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