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低位直腸癌先放化療 成功保肛

2018/10/31 06:00

▲林婦遵從醫囑、配合治療,切除腫瘤、成功保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工作忙碌且愛吃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的50歲林姓餐廳老闆娘,去年出現血便1、2個月,起初以為是內痔,後來才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直腸癌第1期,約5公分大的腫瘤距離肛門口僅2公分,是超低位的直腸癌,為了保留肛門,先做前導性放化療、縮小腫瘤再手術,成功保肛。

縮小腫瘤 減少切除面積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曾顯群指出,腫瘤距離肛門6公分以下的中低位直腸癌,第1期的標準療法是手術切除並摘除肛門,為了保肛,可先進行前導性放化療,縮小腫瘤,以減少切除面積,治療後有20%機率可保住肛門。

曾顯群說,林婦接受6週、近30次放療,加上口服化療藥,腫瘤縮小到看不見、病理切片也檢驗不到癌細胞;3個月後做第2次追蹤時,發現在5處檢體中有1處少量癌細胞,必須開刀,去年10月手術切除約7公分直腸,但成功保住肛門,能正常排便。

林婦在餐廳工作忙碌、愛吃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去年出現血便,因家人有痔瘡,也以為自己是內痔出血,不以為意,持續1、2個月覺得不對勁才就醫,發現罹患超低位直腸癌;為了保肛,遵從醫囑治療,先做放化療,效果良好,術後也改為清淡飲食、早晚運動、規律生活。

曾顯群提醒,大腸癌早期無症狀,等到出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恐已是晚期,且低位直腸癌出血便機率高,但很多人仍把大腸癌血便誤認是痔瘡,提醒民眾應多警覺,除了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免費大便潛血篩檢,有大腸癌家族史、愛吃紅肉及刺激性食物等高風險族群,應進一步定期檢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