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嗡嗡嗡…耳鳴變腦鳴 忌濃茶和咖啡
文/陳建志
一名30歲男性業務員,在某次感冒過後,右耳會持續聽到低沉的「嗡嗡」聲,醫師診斷為中耳積水,建議持續服用抗組織胺及內耳循環劑治療。
原本耳鳴聲逐漸變小,但某日上班開會,被檢討業績不良後,這耳鳴聲開始變成高頻率的「嘰嘰」聲,不僅會忽遠忽近,甚至會繞到身體後面、跑到頭頂,有時會衝破腦門,向四周擴散,特別是睡前,幾乎變成繞場音效,一旦午夜醒來,整個心神就會被困在這「繞場」聲中,很難再度入眠,搞到睡眠不足、白天嗜睡,工作效率更差,耳鳴聲更為大聲。
該患者在原本的急性中耳積水所致之耳鳴後,衍生了「變形」耳鳴,這其實是腦鳴。管控腦鳴的神經核位於大腦中的伏核,一旦功能異常,會使患者沉迷於某種特定的事物中,無法自拔,例如酒精、毒品、賭博或網路;但有人卻會「沉迷」於某種身體既有的病痛(例如耳鳴、眩暈、疼痛、失眠…),不停地把現實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及孤單轉嫁於此,固然可以暫時藉此逃避原本現實中的困境,但現實困境並不會因個人藉病痛逃避而減輕,反而會加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不知不覺便困在這已嚴重扭曲變形的病痛中,使原本單純的耳鳴變成複雜難受的腦鳴,著實是「耳鳴成癮症候群」。
建議耳鳴患者,不僅要正確就醫、接受治療,平常應有規律且「有點忙碌」地工作與作息,可轉移自己對於耳鳴的注意力,避免演變成腦鳴。
避免劇烈運動 接受藥物治療
一旦腦鳴發作,應避免飲用濃茶或咖啡,甚至要暫時避免劇烈運動,應即時接受藥物治療(神經傳導物質受器調節劑),可暫時壓制伏核中的惡性神經迴路,避免腦鳴加重。
然後,需要趕緊改變生活與工作型態,視狀況接受心理治療,早點跳出這惡性神經迴路,使它自然萎縮消退,才能使「變形」耳鳴回歸原本的形態,再隨著治療而逐漸消失。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