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醫穴道按摩 緩解糖尿病併發症

2018/03/28 06:00

▲圖2。(照片提供/郭怡婷)

文/郭怡婷

▲圖4。(照片提供/郭怡婷)

目前全球每11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若糖尿病患者因病情控制不良,容易合併蛋白尿、泌尿道問題、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

▲圖1。(照片提供/郭怡婷)

中西醫合併治療 可降中風風險

▲中醫講求辨症論治,需透過把脈等方式給予患者最適切的治療;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郭怡婷)

除了吃藥、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以外,有些病患也會尋求中醫治療。近期研究顯示,中醫藥合併西藥治療後,可降低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風的風險。

▲圖3。(照片提供/郭怡婷)

糖尿病在中醫近似於「消渴症」,始見於《黃帝內經》,「消」即消耗,為消耗水穀及消瘦之意;「渴」即口渴。症狀分為「三消」,「上消」是口渴多飲,「中消」是消穀善飢,「下消」是多尿,成因與嗜酒、飲食喜好油膩、甜食類、精神過度緊張或身體虛勞等關係密切。

糖尿病併發症有很多,可利用中醫治療予以改善,例如肢端麻木及視物模糊可利用針灸或藥物治療,達到疏經活絡的功效;另外,也可利用中醫來健脾益腎,改善整體病情。

◎以下則提供幾個對糖尿病相關症狀有幫助的穴位,患者可以每天按壓保健。

●然谷穴:正坐或仰臥位,在腳內側,足舟骨粗隆下方,摸到一個骨節縫隙,位於赤白肉際間,本穴是糖尿病要穴,可治療口乾、咽痛。(圖1)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寬),脛骨內側緣後方即為此穴,可治療腎泌尿生殖系疾患、失眠、口乾、皮膚搔癢。(圖2)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膝關節外側凹陷處(外膝眼)直下3寸(四指寬),脛骨前緣外一橫指處即是,可治療腹瀉、便秘、腹脹、水分代謝問題。(圖3)

●太溪穴:足內踝後方,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中點,有一凹陷處即為此穴。可益腎降火,可治腎泌尿疾病、小便不利、失眠、足底麻痛。(圖4)

(作者為佛教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