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別激動 一怒容易腦中風
文/陳秋芬
台灣鄉土劇常常上演「老父被逆子激怒後,脹紅著臉、發抖的手指著逆子破口大罵,突然上氣不接下氣,然後昏了過去,醒來時則發現身體一半不能動且口齒不清…」,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案例也十分常見。
86歲的韓老太太(化名)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一月中旬因意識不清、右側偏癱入住加護病房,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急性左側中大腦動脈梗塞(俗稱腦中風)。
詢問下才得知,病人早上活動正常,但因情緒非常激動,和兒子大吵一架後就腦中風。
腦中風又分出血型(腦出血)與缺血型(腦梗塞),常見的臨床症狀為臉部與肢體單側偏癱、感覺麻木、嘴角歪斜、說話或吞嚥困難、眩暈、頭痛,甚至喪失意識。好發於65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抽菸、喝酒與肥胖者。
治療中風最重要的就是「搶救黃金3小時內」,及時並正確診斷,方可降低後續失能程度。
◎根據美國辛辛那提中風中心,發展一套簡易的評量方法,提供民眾自我檢視:
●露齒笑:觀察有無嘴角歪斜或臉部不對稱。
●手臂平舉10秒鐘:觀察手臂是否無力或單側手臂下垂。
●重複你說的句子或回答問題:觀察是否有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
若出現其中一項即可能為腦中風,故一旦有發現任何中風任狀,都必須盡速至醫院接受醫師的評估。
若經確診為梗塞型腦中風,在症狀發生3小時內,適合對象可施打血栓溶解劑,可增加33%良好的復原機會;若超過3小時用藥,易造成出血且副作用較大,故會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