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慢性背痛難好轉 「增生治療」療效不錯

2016/11/25 06:00

▲小面關節超音波影像。(照片提供/吳韋廷)

圖‧文/吳韋廷

▲小面關節注射模型。(照片提供/吳韋廷)

37歲的阿熊身材壯碩,但慢性背痛已超過5年,不只搬重物會痛,坐在電腦前超過15分鐘也會開始痠痛。曾經接受過物理治療及整脊,都只能短暫幾天減輕症狀,5年來幾乎沒有好過。

超音波導引注射。(照片提供/吳韋廷)

很多人都有下背痛的症狀,根據統計,下背痛幾乎是僅次於感冒,第二常見的疾病。多數的下背痛在藥物或復健治療後可好轉,但若保守的治療方式仍不見效,注射式的增生療法或許是不錯的治療選擇。

背痛原因多,應就醫診治,找出病因,對症治療;圖為情境照。

◎下背痛除了肌肉韌帶痛,也有可能來自於「小面關節」

在阿熊的影像檢查中,並沒有發現明顯的椎間盤突出現象,因此再安排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痠痛的問題在第5腰椎的「小面關節」。「小面關節」是讓我們脊椎可以前彎後仰的重要構造。若出了問題,就可能加重旁邊韌帶肌肉的負擔,導致最後韌帶、關節及肌肉都出了問題,形成整個腰部的慢性疼痛。

◎「增生治療」可以治療長期的疼痛

增生治療(prolotherapy)源起於1930年代,透過將有助促進組織生長的增生液注射到受傷的韌帶、肌腱、關節、軟骨等組織周圍,使該部位產生輕微發炎反應,促進受傷部位修復,進而改善關節穩定度。

在國外有許多的運動傷害的職業球員曾接受過此治療,國內也有許多受慢性疼痛困擾的患者,會藉由增生治療解決長期疼痛的不適。復健科門診中常見的肩部旋轉肌損傷、手腕疼痛、手肘痛、下背痛、膝蓋退化性關節炎、慢性足踝扭傷,甚至是特定神經痛都有不錯的療效。

阿熊經過第一次超音波導引增生療法注射後,疼痛有明顯改善,整個腰部活動度和耐力也明顯增加。再經過每1-2週一次的注射治療療程後,原先的疼痛問題更是幾乎消失,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增生治療應避免同時使用消炎止痛藥物

增生治療會在每個受傷部位注射約1-3CC的增生液(一般較常使用的是高濃度的葡萄糖液以及自體血小板血漿等成分)。

注射完幾天出現局部痠脹屬於正常反應,不適感通常會在一週內緩解。

需注意的是,增生治療是促進組織修復,因此若先前已服用消炎止痛藥抑制發炎反應,應盡可能避免使用。

至於注射後可能產生的痠脹感,建議使用不含消炎成分的單純止痛藥(如常見的普拿疼)來減緩不適,以免抑制治療效果。

另建議患者注射後1-2週應回門診追蹤,若能搭配運動,強化局部肌肉強度,可以讓此治療更具成效。

(作者為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