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中客團旅遊業 恐削價倒打國旅
![交通部端出的國旅補助方案,竟是拿公帑優先補助特定旅行社及飯店,反而衝擊現有國旅業者生意。(資料照/記者王峻祺攝) 交通部端出的國旅補助方案,竟是拿公帑優先補助特定旅行社及飯店,反而衝擊現有國旅業者生意。(資料照/記者王峻祺攝)](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16/11/03/331.jpg)
交通部端出的國旅補助方案,竟是拿公帑優先補助特定旅行社及飯店,反而衝擊現有國旅業者生意。(資料照/記者王峻祺攝)
記者黃以敬、鄭瑋奇/特稿
中國為了政治目的,限縮中客來台,確實影響了少數中客團業者的生意,政府因此要輔導業者,但交通部端出的國旅補助方案,竟然是拿公帑去優先補助特定旅行社及飯店,反而衝擊現有國旅業者生意,官方頭痛醫頭的短視思維,已可預見另一批觀光受害者即將出現。
中客商機對觀光業界從來就不是雨露均霑,反而嚴重衝擊台灣旅遊品質,讓全民受害,對國內旅遊的負面影響早不是新聞;而有港、中資介入操控的一條龍式把持壟斷的購物店與飯店等,逃漏稅被財政部抓過就有十數億。
中國透過限縮旅遊的手段,試圖達到以民逼官的政治效應,政府此時最應協助的除了在一條龍產業中受到低薪、血汗剝削的從業人員,更應趁機把觀光產業的餅做大,透過公平競爭,讓中客團業者、現有國旅業者、其他國際線業者只要有創意,能夠擴大國旅多元視角,就可獲得補助,創造這種優質競爭才真正對觀光有益。
但據了解,在行政院某位政務委員指示下,交通部國旅補助方案一修再修,最後變成以補助中客團接待業者為主,儼然是想要花錢去「封口」,降低少數業者的抗議聲浪,這種做法,不但傷害了長期以來的國旅業者,更也似在宣告偏中卻做不到中國生意的人,都可向政府抗議要補助?
中國擅長利用中客營造政治壓力,香港、澳門早有前例,近期韓國也面臨了中國禁韓令的中客銳減困境。台灣要化危機為轉機,其實只有擴大台灣觀光市場,透過產業優質化創造更大價值,只想要花錢封口的不公平做法,反而會激化更大民怨,這種頭痛醫頭、有吵有糖吃的短視思維,才是台灣觀光的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