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沙發上的小馬鈴薯動起來 醫生教撇步
[記者王秀亭/台東報導]不少家長反應孩子總愛躺在沙發上,不愛走路,台東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張舜雯表示,家長可以利用「小牛耕田、阿兵哥、火車過山洞、大法師」等動作,與學齡前孩童在家遊戲互動,有助強化孩子的肌力與肌群。
「我的小孩動作反應慢,總是接不到球,跳舞身體好僵硬,時常大喊不想走路,媽媽揹。」這類小孩有可能是協調性差,肌肉耐力當然也不好,未來可能影響心肺耐力,孩子容易肥胖,或有其他疾病。
東馬物理治療師陳京瑩說,其實可以透過四個動作的親子互動,增強這群沙發上小馬鈴薯的肌力與肌群。
「小牛耕田」是用雙手抓住孩子雙腳,孩子手臂伸直、手掌貼地,用手走路;「大法師」是先坐著,雙手往後撐地板,手腳一起將背部撐離地面,再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移動;「阿兵哥」則學阿兵哥匍匐前進,肚子貼地爬;家長用身體形成一個山洞,讓小孩以阿兵哥方式通過山洞,就是「火車過山洞」法。
張舜雯表示,要讓孩童動起來確實需要誘因,因而物理治療師們花心思將訓練的動作設計成可愛名字,並透過競賽、獎勵等形式,讓孩童有意願與家長在家裡持續動起來,才能達到訓練效果。
訓練沙發上小馬鈴薯的方法也是東馬早療團隊鼓勵早療兒童的家長,在家延續醫院治療的方法,張舜雯指出,學齡前階段是早期療育的黃金關鍵期,部分家長認為孩童動作不靈活、協調性差,只是「大隻雞晚啼」,其實家長在學齡前孩童接受預防注射前,拿出兒童健康手冊,翻開「家長紀錄事項」,完成填寫相關問題,就能初步了解有無跟上一般正常發展的孩童。
張舜雯說,台東幅員狹長,醫療資源多集中台東市區,加上許多家長對發展遲緩不瞭解,各種因素造成部分家長帶孩童接受早期療育的意願低落,但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早療,明顯改善遲緩的程度與發展的品質,甚至一部份孩子經過早期療育而趕上一般孩童。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