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屏東稻農轉型種地瓜 愛護環境收入又穩定

羅仕海稻田轉種地瓜。(記者陳彥廷攝)

羅仕海稻田轉種地瓜。(記者陳彥廷攝)

2019/01/18 11:45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現在正是屏東一期稻作的插秧期,不過,今年南州稻農羅仕海響應「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政策,將自己的1.5公頃土地轉種高競爭力的地瓜,與知名地瓜業者「瓜瓜園」契作保證價格,盼帶頭響應政策。

農委會因應稻作產量過豐,前主委曹啟鴻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因全台共27萬公頃稻田,農民多習慣繳交稻穀給公糧,但公糧倉常因豐收致不足存放,農糧署採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鼓勵農民轉作高經濟競爭力的雜糧,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指出,不少農民因覺得轉作會「隔行如隔山」而卻步,但政府鼓勵轉型,今年力邀南州農民羅仕海跟進。

羅仕海說,種水稻20多年,現有7公頃多的農田,今年響應農委會政策把1.5公頃轉作雜糧,挑選得是競爭力強的地瓜,第一次種地瓜仍有點擔憂,但和大企業契作,價格穩定放心不少。

羅仕海指出,收成1次約4個半月,比水稻略長,但自認以自己務農的多年經驗,田間管理應不成問題,且栽種、收成都由公司派機械採收,相當省工。

南州地區農會總幹事黃俐甄表示,轄內部分稻農近年會抱怨收入不好,現在政府提供協助轉作更有補助,也不怕欠缺銷售通路,且地瓜屬養生食物,盼能為南州創造新特產。

姚志旺強調,「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政策中,除既有的稻田採公糧收購與直接給付外,主要的鼓勵方向以轉種具進口替代力、外銷潛力或地方特色等高經濟作物,如大豆、胡麻、地瓜等,政府依不同樣態還有補助,像地瓜就是1公頃補助2.5萬元,盼穩定的契作價格和對地環境,盼羅仕海成為起頭帶動屏東農民轉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