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小面關節症候群下背痛 「增生療法」助改善

2018/12/25 17:17

亞大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書毅(右)指出,「小面關節症候群」可考慮「增生療法」治療,民眾平時也應保持良好坐姿及站姿,才能避免關節與附近組織受損。(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台中一名50多歲鄭姓婦人,因工作需長期背行李拜訪客戶,日積月累造成下背痛,雖遍尋偏方仍無效果,近日更是痛到連煮飯都有困難,就醫後才確診為「小面關節症候群」,透過「增生療法」將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注射到患部,約2個月後症狀大幅緩解,開心又可以行動自如。

亞大醫院復健部醫師吳書毅(右)指出,小面關節位於脊椎後側,椎間盤則位於前方,共同負責每一節脊椎骨的穩定性。(記者陳建志翻攝)

亞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書毅今天表示,這名婦人長期受下背痛所苦,但因沒有時間接受復健治療,只好尋求偏方協助,但症狀不見好轉,直到最近痛到受不了,連煮一頓飯都沒辦法,才趕緊就醫治療,檢查後才發現第4腰椎和第5腰椎間的小面關節退化,確診罹患「小面關節症候群」。

吳書毅指出,小面關節症候群治療方式包括一般復健(如熱敷、拉腰等)、徒手治療或注射治療,考量患者工作性質,建議採「增生療法」治療,在超音波導引下,將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注射到患部,使該部位產生輕微發炎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進而改善關節穩定度,治療後患者疼痛大幅緩解。

吳書毅說,小面關節症候群俗稱「小面關節炎」或「長骨刺」,好發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或姿勢不良的年輕人,而小面關節是位於脊椎後側成對的細小關節,覆蓋一層光滑的軟骨,並包圍韌帶囊及滑液,左右兩側的小面關節並與前方的椎間盤共同負責每一節脊椎骨的穩定性。

吳書毅指出,最常見的「小面關節炎」位於第4腰椎和第5腰椎間關節,或是第5腰椎和第1薦椎間關節,患者會出現腰痛、下肢痠麻等症狀,因位置與椎間盤相近,常讓人難以區分是何處造成的疼痛。

吳書毅指出,因椎間盤在前,小面關節在後,最簡單分辨方式是當向前彎腰時背部感到疼痛,較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往後仰時背部特別不舒服,則可能是小面關節問題,因小面關節在後且位置較淺,醫師可透過觸診刺激幫助診斷,椎間盤位置較深,則需藉由其他檢查方式輔助。

吳書毅提醒,接受「增生療法」治療,平均每2到4週注射一次,一般成人需注射4到6次,治療後需按時回診追蹤,並搭配適度運動,補充足夠營養,以強化局部肌肉與韌帶強度。民眾平時也應保持良好坐姿及站姿,才能避免關節周遭的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軟組織受傷,造成小面關節功能失調。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