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繪本創作 《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獲特優
海洋科普繪本創作比賽,台南市光榮國小《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獲得特優殊榮。(記者林曉雲攝)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聯合國2009年起將每年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教育部舉辦「海洋科普繪本創作」比賽,今天進行頒獎典禮,共有24校作品獲獎。台南市光榮國小師生創作《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獲特優,評審肯定該作品藉說明有孔蟲的生態及其對海洋的重要性,進一步引導讀者體認全球氣候變遷的事實與愛護海洋環境的覺知與行動。
次長林騰蛟表示,台灣四面環海且自許是海洋國家,教育部在96年發布海洋教育白皮書,104年起將6月8日當週定為「海洋教育週」,鼓勵各級學校於當週強化辦理海洋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擴大師生對海洋教育的參與及增進海洋基本知能與素養,去年首次辦理海洋科普繪本創作比賽,獲獎作品將於當年度展覽與應用,以促進海洋教育的推廣。
台南市光榮國小師生創作的《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敘述小女孩琴琴在參加海邊戶外教學活動時,發現腳下的星砂就是有孔蟲,透過顯微鏡觀察,發現這群大海裡的迷你建築師運用碳酸鈣建構自己的房子。
光榮國小校長蔡坤良表示,左鎮是打開台灣歷史的一把鑰匙,海洋教育採融入式教學,科學繪本創作過程艱難,幸好有申請到科教館愛迪生科學計畫,用半年的課程在深耕海洋背景知識,之後進行實地觀測;負責的童琳茜老師表示,來台北領獎對偏鄉孩子是難得的經驗,左鎮是偏遠山區學校,但她認為山海一家,山上的孩子也應該認識海洋,他們的作品應是第一本介紹有孔蟲的繪本,繪本中的科學繪圖都是學生畫的,最大感動是學生表現讓她很驚訝,這本繪本代表了師生一學期的努力。
另,雲林縣虎尾國小師生因地緣關係,以有「海中牛奶」之稱的牡蠣為主角,創作《蚵仔三兄弟的請求》,以淺顯有趣的方式介紹蚵類的生長,並從綠牡蠣事件引出工廠廢水造成的海洋汙染議題,讓讀者能更進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境保護。
雲林縣立斗六國中師生創作之《希•巴那里干》,以蘭嶼原住民小男孩希‧巴那里干的探險,帶出海洋生物濫捕問題,並以父子之間的對話,突顯實踐環境保護行動的重要性,且繪本內容之飛魚圖像為極具特色的構圖與畫風。得獎繪本已置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台灣海洋教育中心」網站「海洋教育週專區」。
台南市光榮國小《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獲得特優殊榮,校長蔡坤良(左一)感謝科教館愛迪生科學計畫的經費支持。(記者林曉雲攝)
雲林縣虎尾國小師生以有「海中牛奶」之稱的牡蠣為主角,創作《蚵仔三兄弟的請求》。(記者林曉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