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嚼檳榔30年罹口腔癌第4期 取小腿骨補下顎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72歲的施阿公嚼檳榔30年,每天至少50顆,2、3年前感覺口腔敏感,一點辣和熱都吃不得才戒除,去年口腔潰瘍流血不止、下顎疼痛難耐,就醫發現已經罹患口腔癌第4期,腫瘤有10公分大,化療縮小後切除7成的下顎骨,並以3D列印輔助,以小腿骨和皮瓣重建外觀和功能,顏面改變不會太大,術後恢復良好。
中山附醫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怡孜指出,口腔癌是國人癌症死第5位,治療包括手術、放化療,開刀切除是最重要的方式,將腫瘤徹底切除、頸部淋巴廓清,但許多患者害怕術後顏面嚴重受損,抗拒治療,甚至自行服用中草藥,反而延誤生機,現在重建技術先進,可減少術後外觀改變,千萬不要放棄正規治療。
施阿公年輕時做道路工程,有嚼檳榔習慣,連睡覺也含著檳榔,去年口內潰瘍不癒、下顎疼痛拖了半年,連吃止痛藥都無效,就醫時口腔癌腫瘤已經長到10x5公分,從左下後牙區長到右側小臼齒區,侵犯牙齦、左頰及下顎。
陳怡孜說,施阿公的腫瘤大,先接受前導性化療縮小腫瘤到幾乎看不到,去年10月開刀切除腫瘤、淋巴,而且要切除7成的下顎骨,以右小腿腓骨重建,取20公分切成4小段組合成下顎骨,再用鈦板固定。
由於切除面積太大,不但傷及外觀,也影響呼吸和吞嚥功能,參與手術的牙醫師陳珮吟說,經評估以3D列印輔助,先依施阿公原來的下顎骨外型做模型,將要固定的鈦板依模型切割和折彎,方便術中重建,可縮短手術時間,提高骨密合度,減少骨頭錯位、滑脫,降低後遺症,術後恢復順利,現在能吃流質食物,觀察2年後再評估做下排活動假牙。
施阿公分享心路歷程說很後悔吃檳榔,也奉勸大家不要吃,而且要即早就醫。
陳怡孜表示,有菸酒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是一般人的123倍,也不要覺得戒了就不會罹癌,恐怕已經造成口腔黏膜組織病變,如發現口腔內有潰瘍且超過2週無法癒合,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徵兆。
國健署有2年1次的口腔癌篩檢,對象為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及18歲至未滿30歲有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可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