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分秒必爭!搶救急性腦中風這麼做!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自己開公司的蔡先生,工作忙碌應酬多、少運動,平常就有三高狀況,但服用高血壓藥不定時,某天早上起床就頭暈,他不以為意照常上班,中午時蔡先生忽然全身癱軟,不支倒地,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神經科醫師檢查診斷是阻塞型腦中風,緊急會放射診斷科醫師,為患者執行「經動脈取栓術」,成功取出腦幹血栓,逃過一劫的蔡先生打算好好調整生活作息。
衛福部統計資料,國人10大死因中,腦中風高居第3位,每年約有1萬3000人因腦中風死亡,1萬7000人因而生活失能,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主任蘇裕欽說,「阻塞型腦中風分為2種,一是血管日積月累的動脈硬化,讓到腦部的局部血流量減少;另一是心臟或大血管產生的血塊剝落,隨著血液流動,到腦部直接塞住遠端的小血管。
傳統治療方式,是中風後3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但無法針對阻塞的血管做局部疏通治療;近年發展出「經動脈取栓術」,可直接疏通被阻塞的血管。
「經動脈取栓術」是從鼠蹊部以血管內導管進入腦部血管,運用血管攝影找到阻塞部位,將血栓抽吸出,可達到立即疏通效果,許多病人在疏通當下,原本因中風無法動彈的手腳,可能就能恢復失去的活動能力,這個針對腦中風較新的治療方式,還能延長治療黃金時間,大幅降低腦中風緊急搶救的時間壓力。
蘇裕欽提醒民眾,如果突然嘴歪眼斜,單側手臂無法舉起,口齒不清等疑似中風症狀,務必立即撥打119,在救護車送院途中就同步啟動「後送醫院醫療小組」開始準備;自行就醫反而容易耽誤時間。掌握黃金急救時間,可以降低血栓對腦部的破壞力,增加恢復程度及生活自理功能。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